为何镜头不敢拍陈芋汐下半身?全红婵曝光真相,背后藏着心酸无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跳水比赛的时候,每次摄像师几乎只拍运动员的上半身,只有在跳水的时候,才会将镜头拉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镜头前无懈可击的天才少女

我们总爱看中国跳水队,看她们像精灵一样,从十米高台纵身跃下,身体在空中划出最优美的弧线,然后“噗”一声,轻巧地扎进水里,水花压得几乎看不见。

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下完美的动作和裁判亮出的高分,比如陈芋汐,这个小姑娘简直是为了跳水而生。

新加坡的赛场上,她和队友一起顶住压力,最后一跳定乾坤,那姿态,那控制力,说是一只燕子钻入水中也不为过,她为中国队拿下首金,笑得像个孩子,好像赢得这一切都毫不费力。

镜头前的她,总是神采飞扬,眼神清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天才少女的凯歌,一个无懈可击的体育偶像,这画面太美好了,美好得像一个精心剪辑过的童话故事。

为何镜头只拍陈芋汐下半身

但童话的背后是现实,镜头“偏爱”陈芋汐的上半身,是因为她的下半身,常常是一幅让人不忍直视的景象。

陈芋汐的腿上缠满了厚厚的绷带和五颜六色的运动胶布,像一件沉重的铠甲,包裹着一个年轻却伤痕累累的身体。

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最残酷的敌人,恰恰是自己的身体,发育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对她们却是职业生涯的审判。

为了压住体重,为了让身体保持在最适合跳水的“童年状态”,陈芋汐付出的代价,都结结实实地刻在了骨头上。

肩膀的老伤,治了大半年还是反复,膝盖和胳膊上的胶布,几乎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撕下来都连着皮肉。

有一次赛后,她疼得站都站不稳,悄悄跟队友说腰快断了,疼得想吐,这些在镜头前,他们是永远不会告诉大家的。

为了修复这副被高强度训练反复碾压的身体,队里甚至要从德国请来顶级的康复专家,我们看到的金牌,是用伤痛换来的,那些胶布和绷带,才是她们从不示人的、真正的勋章。

陈芋汐不是孤例,这是跳水天才们共享的宿命,另一个我们都心疼的孩子,全红婵,她的身体几乎就是一张中国伤病地图。

脚踝韧带撕裂,关节腔积液,这些听着就让人皱眉的词,是她训练日常的一部分,更折磨人的是,这些伤病挥之不去,让她时不时就得缺席比赛。

从手腕到肩膀,从腰部到膝盖,几乎没有一处是完好的,CT片子显示,她的腰椎上,早早地就留下了“陈旧性损伤”的印记,这是一个十几岁女孩的身体啊。

每当看到她们身上贴满的胶布,那些质疑她们“是不是不够努力”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刺耳和可笑,她们不是不努力,是努力得快要透支掉整个青春和未来。

英雄的沉默,和我们心照不宣的期待

那为什么要把这些都藏起来?一方面,是这群孩子自己的选择,她们是战士,战士从不轻易展示伤口。

她们知道自己代表着什么,背后是亿万双眼睛的期待,所以,再痛也要笑,再苦也要扛,她们想让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那个最强的自己,那个能为国争光的英雄。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令人心酸的“默契”,我们作为观众,也更愿意相信英雄是无敌的,是光芒万丈的。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期待,与整个竞技体育“唯金牌论”的逻辑一起,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把这些孩子包裹其中,她们选择了沉默,而我们,也默契地接受了这份被美化过的真实。

何止跳水,乒乓球的王楚钦,赛前打封闭针上场,走路一瘸一拐,孙颖莎二十出头的姑娘,手上磨出的老茧,厚得像老铁匠的手,他们都在用身体的损耗,去冲击那个最高的目标。

结语

金牌当然耀眼,它凝聚了太多的汗水与牺牲,但我们也不禁要问,当聚光灯熄灭,掌声落下之后呢?那些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已遍布全身的伤病,会不会成为她们后半生都甩不掉的包袱?

她们用最宝贵的青春换来了国家的荣誉,当她们退役后,我们又该如何安放她们被透支的身体和未来?或许真正的强大,不只是看她们拿了多少冠军,更是去理解她们为此付出了什么。

她们是英雄,不是因为她们不会痛,恰恰是因为她们忍受着剧痛,依然选择站上十米高台,纵身一跃。

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国家的精神,远比金牌本身更值得我们尊敬,愿她们每一次跃起,都能被温柔以待。

参考资料

光明网:全红婵约定“全运会见”,此前因伤缺席多项赛事

央视新闻:豪华阵容出击!中国跳水队首个比赛日摘混合团体金牌

劳动报:赛前两个月曾遭重伤 陈芋汐克服伤病发育两大难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体育   下半身   心酸   真相   镜头   无奈   身体   跳水   胶布   伤病   金牌   高台   英雄   孩子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