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原创/故事真实/Al辅助润色/幼童自创绘画/独立习作/没有任何大人指导。
(作者:程学军/佬来乐(杂谈斋)
(图一、源于今日条头,违立删)
九月三日,北京隆重举行九三大阅兵纪念大会,我们一家祖孙三代虽身处不同地点,却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时刻。爷爷奶奶守在自家电视机前,儿子儿媳在工作单位,而5岁半的小孙女,则与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阅兵盛况。
阅兵结束后,大家都收获颇丰,我们深深感受到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焕然一新,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坚定步伐。
(图二、源于今日头条,违立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孙女的表现。下午我去幼儿园接她时,她迫不及待地对我说,上午老师组织她们班观看了大阅兵,她激动地说:“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天安门太雄伟壮丽了,我爱我的伟大祖国!”她还兴奋地描述着看到习爷爷站在军车上,向解放军挥手并问候“同志们辛苦了”的场景。
(图三、源于今日头条,违立删)
那一架架在空中表演的飞机,地面上各式各样的军车大炮,还有城楼和广场上喜笑颜开的贵宾与观众,都让她印象深刻。她特别敬佩解放军叔叔整齐划一的步伐,仿佛还在她耳边回响。旁边的同学还悄悄地对她说,长大后一定要报名去当女兵。
(图四、源于今日头条,违立删)
晚上7点半,小孙女完成老师布置的控笔训练后,主动拿起马赛笔,自创绘画了两幅小习作(详见图五第一幅画、图六第二幅画)。
(图五、原《我爱祖国》绘画有错误已修正,本文作者重新翻拍)
第一幅画《我爱祖国》(见图五)
这幅画是小孙女对阅兵盛况最直接的“复刻”与热爱表达,画面被满满的亮色填满,像极了她看完阅兵后雀跃的心情。画面中央,她用粗粗的红色线条勾勒出“天安门”的轮廓,虽然城楼的飞檐画得歪歪扭扭,却特意用黄色马克笔点出了一排“小圆点”,她说那是天安门城楼上的灯光,就像电视里看到的那样,亮堂堂的特别好看。
天空占据了画面的上半部分,画着好几架“飞机”——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带着“小尾巴”的长条,她解释说三角形的是“表演飞机”,会在天上变队形,带尾巴的是“保护祖国的飞机”,飞得特别快。地面上,画了“军车”,车轮是大大的圆圈,车身上还画了小星星,对应着她白天念叨的“各式各样的军车大炮”。最有意思的是画面角落,她画了几只“和平鸽”穿梭。右侧画了一个脑袋圆圆的,身体不胖不高的大朋友,站立在飘扬的国旗下、军车上,双手举着大红花,这人是“我”,正与小朋友们一起在给解放军叔叔鼓掌。整幅画没有复杂的构图,却用稚嫩的笔触把阅兵时“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军车、城楼真漂亮”的热闹场景全装了进去,字里行间、画里画外都是那句直白的“我爱祖国”。
(图六、小孙女称为《写给祖国的信》,本文作者自拍)
第二幅画《写给祖国的信》(见图六)
如果说第一幅画是“看见”的阅兵,那这幅“写给祖国的信”,就是小孙女藏在心里的悄悄话。画面没有具体的阅兵元素,却充满了她眼里“美好”的符号——她用不同颜色的马赛笔,画了一圈圈层层叠叠的花,有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花瓣是简单的弧线,花心是圆圆的黑点,她说“祖国就像大花园,有好多好看的花”。
花的中间,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条,有的向上飘,有的绕圈圈,她说是“给祖国的话”,因为还不会写字,就用线条“说”出来,“像老师讲故事一样,慢慢说”。画面边缘,还画了几个小小的太阳,光芒是放射状的短线,颜色用了暖暖的橙色和黄色,她说“太阳照着祖国,大家都暖暖的、很开心”。整幅画像一封用色彩和图案拼成的“明信片”,没有具体的文字,却把她感受到的“祖国很美好、大家很幸福”的心情,藏在了每一朵花、每一缕阳光和每一条弯弯的线条里,这是一个5岁多小孩能想到的,对祖国最纯粹的“告白”。
这两幅画的画意均由小孙女独立完成,家中大人没有给予任何指导,图画中的文字和落款日期,是我后来添加的。小孙女用她纯真的童心和稚嫩的画笔,为祖国献上了最真挚的赞颂,这也是我们一家在九三大阅兵后,收获的最珍贵的礼物。
空中飞机表演“三必胜”。
(图七、源于今日头条,违立删)
大炮稳步推进接受检阅。
(图八、源于今日头条,违立删)
彩球、信鸽天安门穿行与飘扬。
(图九、源于今日头条,违立删)
作者简介:程学军(谱名良军),大冶人。生于1957年9月,黄石工商银行退休员工,中级经济师,正科级资深经理。热爱生活,喜欢写作。
(图十、本文作者个人照自拍)
附:
图五《原作品——我爱祖国》与《修正》对照
因绘画出现视觉习惯性错误,经爷爷与小孙女沟通,同意修正。在原稿基础上挖补修复,整体不变。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