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后再看范伟,才明白他和赵本山散伙,根本不是因为那7000元!

范伟这人,从小在沈阳长大,1962年出生,家里爸妈都是上班族,日子过得还算宽裕。他从小就爱逗乐别人,性格挺外向的,早早就显露出点表演的苗头。到了1978年,16岁那会儿,他跟爸妈说想学曲艺,爸妈也没拦着,就让他拜了沈阳曲艺团的陈连仲当师父。从那开始,范伟就正式踩进这个圈子,每天练基本功,练嗓子,练台词,一练就是好几年。

1980年,他进了辽宁铁岭民间艺术团,主要说相声,边学边演,在小剧场里试水。1983年,在辽宁相声比赛上,他拿了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二等奖,那时候他创作的段子像《要账》,在东北有点小名气。粉丝开始在剧团外面等他签名啥的。到了80年代后期,沈阳的重工业不行了,剧团资金紧巴巴的,他只好到处跑场子,维持生计。火车上颠簸着去偏远地方演,挺苦的,但也磨炼了他的功底。

赵本山呢,比范伟小几岁,1957年出生在铁岭开原,家境穷,妈早没了,跟爸过日子,挺艰辛的。小时候差点想不开,后来看了场杂技表演,才找到方向,立志当演员,让大家乐呵。1982年,他靠小品《摔三弦》一下子红了,人气蹭蹭上涨。从那以后,他就成了喜剧界的扛把子,春晚舞台上总能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范伟和赵本山的交集是从1990年代中开始的。

1994年,他们在辽宁艺术节上合作小品《走毛道》,反响不错。接着1995年,范伟第一次上央视春晚,和赵本山搭档《牛大叔提干》,虽然没拿大奖,但对他来说是里程碑。赵本山的人气帮范伟打开了全国大门,两人从那开始连续合作了好几年春晚小品。

他们的组合加上高秀敏,成了春晚的标志性三人组。1996年《三鞭子》,1997年《红高粱模特队》,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2001年《卖拐》,2002年《卖车》,2003年《心病》,2004年《送水工》,这些小品一个接一个,观众看得乐此不疲。

《卖拐》系列特别火,范伟演那个被忽悠的傻大叔,赵本山演骗子,两人配合默契,笑点密集。赵本山当时已经是东北喜剧的代表人物,影响力大,范伟借着这个平台,知名度也水涨船高。但合作不是一帆风顺的,私底下总有些小摩擦。赵本山风格偏东北二人转,接地气,但范伟慢慢想往更广的方向发展,不想总被贴上喜剧标签。

2005年是个转折点。那年,他们仨去四川巡演七场,主办方预付了7万元,分摊下来每场1000元。演完后,赵本山给范伟和高秀敏各分了7000元。高秀敏不乐意了,当场甩下一句讽刺的话就走了。范伟没怎么争,拿了钱就行。但这事儿成了导火索,外界传闻说两人散伙就是因为这7000元的分成不公。其实,这只是表面。深挖下去,原因复杂多了。范伟那时候已经调到北京煤矿文工团,2004年的事,他想转战电影圈,追求更深层的表演。赵本山呢,还想继续小品路子,保持春晚的地位。两人理念不一样,赵本山希望范伟继续当绿叶,范伟觉得该独立了。

离开赵本山后,范伟的路子走得稳扎稳打。2006年,他演了《芳香之旅》,拿了开罗国际电影节的特别表演奖。2008年《耳朵大有福》,获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演员。2011年《最爱》,他开始挑战非喜剧角色。2016年《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片子让他大放光彩,拿下第53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和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范伟演的丁务源,那种中年职场人的无奈和狡黠,演得入木三分。

之后,2017年他凭《不成问题的问题》又拿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2020年《我在时间尽头等你》,2021年《一秒钟》,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2022年《断桥》,2023年电视剧《漫长的季节》,让他拿了首尔国际电视节最佳男演员。2024年《朝云暮雨》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同年《第二十条》上映,他演刘炳仁,角色复杂,获好评。

赵本山那边,散伙后继续他的路子,办本山传媒,拍《刘老根》系列和《乡村爱情》系列,影响力还在东北圈子大。但健康出问题,2009年脑溢血,之后低调了些。范伟呢,61岁了,还在影坛活跃,证明了自己不只是赵本山的搭档,能独立撑起一片天。回看19年后,这事儿不是简单钱的问题,而是两人追求不同。范伟想突破,赵本山想守成,散伙是必然。外界总爱传八卦,说赵本山小气扣钱,但其实范伟自己说过,7000元不是主要原因,他更想证明实力。赵本山也没亏待过他,早年带他上春晚,给了平台。但合作久了,摩擦在所难免。

范伟的转型成功,让人看到演员的坚持有多重要。他从相声起步,到小品红人,再到电影影帝,一步步走来,没靠炒作,就凭作品说话。赵本山成就大,但后期争议多,像徒弟出事儿啥的,让他形象受损。范伟低调,避免这些麻烦。现在看,散伙对范伟是好事,让他避开小品圈的局限,进军电影,拿奖拿到手软。赵本山呢,继续他的帝国,但影响力不如从前。时间证明,一切选择都有道理。范伟如今的作品,像《漫长的季节》,探讨中年危机,接地气又深刻,观众看完有共鸣。赵本山的作品,还是那套乡村喜剧,乐呵但深度不足。

娱乐圈变化快,范伟的坚持值得学。他没急功近利,一部部片子磨炼,从喜剧到正剧,角色越来越丰富。赵本山早年贡献大,带火东北喜剧,但后期管理出问题,徒弟丑闻影响他。范伟避开这些,专注表演,生活低调。19年后看,这散伙是范伟的转机,让他成为真正的演员,而不只是小品王。赵本山呢,成就已定,但争议缠身。两人故事,像很多搭档一样,合则两利,分则各自安好。范伟如今的地位,靠自己挣来,没靠谁。赵本山也一样,早年白手起家。钱的事儿,小插曲罢了,真因是追求分歧。时间一长,一切都清楚了。

范伟的电影路,越走越宽。2024年《第二十条》,他演的角色接地气,反映社会问题,观众反馈好。赵本山近年少露面,健康原因吧。散伙后,两人没再合作,但各自领域都留痕迹。范伟的奖杯越来越多,赵本山的剧集还在播。娱乐圈就这样,故事多,真相藏在时间里。7000元,成了传说,但不是本质。范伟证明了,离开舒适区,能有更大天地。赵本山守住老本行,也不错。但对比看,范伟的转变更励志。19年过去,一切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娱乐   年后   范伟   赵本山   小品   喜剧   金鸡奖   铁岭   辽宁   路子   角色   早年   时间   搭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