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酒全线收缩,家庭把票投给了邮轮。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邮轮业、出境游
01
暑期已过,我想找几个做出境游业务的朋友聊聊市场行情。
结果刷了几轮朋友圈,发现很多出境老朋友今年在推的产品海报竟然换成了新疆、云南、青海、贵州,那些曾经一到暑假就刷屏的9999元法意瑞、2999元普吉岛海滩仿佛都隐身了。
再打开航司官网,如果给今年暑期出境机票选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跳水。
旅界此前曾经报道,北京、上海、广州飞往阿姆斯特丹的单程航班含税票价跌破3000元,甚至触底2000元区间,不少中转线路一度比飞三亚还便宜。
可那些原本计划出国的旅客,机票变便宜了,却反而更犹豫了。
疫情三年改变了太多人的出行决策方式,高强度、多转机、动辄十天的行程,不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节奏,而签证、航变、退改难等不确定性,也依旧在劝退中产家庭的远方计划。
不过矛盾的是,虽然机票跳水,出境团队熄火,真正愿意走出去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只不过换了一种更轻松、便捷的方式——
邮轮。
今年暑期,国内母港出发的日韩邮轮悄悄热了起来,而且热得出乎意料。
八月初,一个上海某外企工作朋友听到我在某次直播中讲到的邮轮旅行后非常心动,于是去搜MSC荣耀号,打算趁假期带全家上船体验一下但翻遍全网都找不到合适的房型,还以为是自己打开方式不对。
我帮她查了查,很快得出结论,不是搜不到,是今年暑假MSC荣耀号销售火爆,热门航次和房型早就卖光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抢演唱会门票,是一整个暑假十几趟航次的邮轮,不声不响间,被中国母港的客人抢订一空了。
我随后打电话问了国内知名的邮轮代理的A先生,他和我说今年暑期的日韩邮轮简直是全线爆单。
无论是MSC荣耀号,还是爱达邮轮魔都号、皇家加勒比的海洋光谱号,全都一票难求,尤其是荣耀号,今年暑期从上海出发的13个航次几乎全线满员,连追加舱位都被迅速锁定。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暑期,不只是国内家庭在买票,甚至还有大量境外游客专程飞来中国登船。
公开数据显示,这个夏天,仅MSC荣耀号就吸引了4000多名境外游客来上海登船,真正把上海母港做成了双向流动的国际化节点。
看来越复杂的世界,越需要简单的出行答案,而这个暑期,出境游的答案在船上。
02
每年暑期,都是中国家庭出游最集中的窗口,放假、避暑、团聚、带娃,几乎所有矛盾和需求,都被压缩在这短短几周里。
可要让一家三代人都满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是个系统工程。
孩子想玩得尽兴,家长不想遛娃遛到崩溃,老人希望舒适安全,父母最好还能有点喘息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邮轮本质上就是一套给家庭打包好的低决策成本+高体验密度的完美产品。
你不用每天换酒店、拖着行李赶点、三餐纠结去哪吃,所有的吃住行娱全部被装进一张船票里,一家人拖着箱子上船的那一刻起,节奏就由你掌控,不必再被路况、打车、饭点绑架。
旅界实拍
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体验如何呢?
恰好前段时间,我和几个朋友登上MSC荣耀号去日本旅行,当时真的特别后悔没有带孩子,因为时间、产品、路径,几乎完美踩中所有中国家庭度假的痛点。
先说船上的亲子设施,我注意到这条船把整个亲子逻辑做成了一个闭环。
乐高海上乐园概念几乎贯穿整艘船,七间按照年龄段细分的儿童活动室各有主题,还有专门的邮轮大使带着孩子玩。
早上我去餐厅吃早餐,隔壁几位妈妈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手机,身边都没有娃,她们说因为娃在乐园玩得不想走。
有意思的是,我还碰上了他们今年暑期推出的中国首个海上乐高主题巡游,七个官方乐高人偶穿船而过,连漫画家慕容引刀也在限定航次登船带小朋友画画。
在船上,每天最忙的一群人就是那些开心疯跑的孩子们。
可每个孩子都喜欢坐邮轮,但荣耀号又并不是只为孩子设计的。
对于80后父母来说,这艘船近期上线了一个特省心的功能——行前订,让客人可以在行前通过小程序预订船上各式项目,不仅WiFi,连酒水、SPA、旅拍套餐、服务费都可以一起搞定。
通过这个行前订,我们上船之后不用每天研究攻略、排队、抢预约,方便了带娃爸妈,也很适合带父母出行的家庭,主打松弛旅行,相当于悄悄给船票做了一次升级。
第二天早晨,我还参加了一场海上名医讲堂,台上的讲者是沪上三甲医院科室主任,讲的是中老年人最关注的养生健康话题,现场有不少带着父母辈的乘客安静听讲,有人悄悄告诉我,这些大夫平时在医院里一号难求。
后来,我看了下荣耀号其他航次上的名医讲堂,也有关于孩子、女性、亚健康的话题,基本覆盖了各个人群的健康需求。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爸妈也在船上,这场活动一定会让他们感觉挺值。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觉得他们服务不好,甚至还能通过官方小程序提交优化建议,有机会获取现金奖励。
乘客得到了实惠,邮轮公司也收到了真实反馈。
这让我意识到,从孩子到父母,再到我们自己这代人,邮轮并不是刚需,但它抓住了一个越来越明确的趋势:
中国家庭出游,正在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放松式陪伴。
当一艘船的服务体系能把小孩到老人全链路打通,那自然会成为中国家庭的出行首选。
03
如果说过去一年是国内邮轮市场的复航磨合期,那今年暑期之后,它正迎来一次系统性的热身完毕。
回看这一轮疫情后的重启,中国邮轮母港经历了从去年的观望、试水,到今年暑期爆发、恢复信心的完整周期。
消费者回来了,邮轮公司也在重新下注。
这之中,上海无疑是风向标。
作为全国最成熟的邮轮母港,上海吴淞口邮轮母港用一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不仅船票火热大卖、家庭订单激增,越来越多乘客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邮轮原来并不等于老年团,是一个让全家人都能找到节奏的舒适空间。
更关键的是,这一波热度并非短暂跟风,是真正从产品打磨、服务体系到市场接受度的三线合围。
船公司们,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有时候,一段旅程不只是消费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向,这也是为什么荣耀号在这轮中国母港复苏中显得格外突出。
作为一家骨子里带着欧洲基因的邮轮公司,它确实是目前母港市场里少有还能把欧式度假体验做得这么纯正的一家。
吃得到中西荟萃的美食,看得到高品质Live歌舞,玩得了全船丰富的娱乐设施,还能顺道去异国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很多人选它,图的就是那种不用飞欧洲也能在船上感受到的调性。
或许受到中国市场复苏感召,今年7月,MSC地中海邮轮宣布将在2026年进一步加码中国市场,从春运、寒暑假到国庆,每一个关键档期都不放过。
不难看出,外资邮轮公司加码中国背后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判断,中国邮轮市场即将从爆发式复苏走向结构性增长。
那么,谁能率先吃到这波增长红利?
答案或许就是那些更懂中国家庭出行逻辑、服务体系适配度更高的邮轮品牌。
比如,今年暑期表现抢眼的一些船公司,在航次设计上就开始更有“中国国情化”思维了。
近期,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纪录片,名字叫《出发再说》。
它拍下了两组普通中国游客在海上的真实旅程,没有剧本、没有煽情套路,就是静静记录了五天四晚的邮轮生活,记录他们如何在一场“慢”下来的航行中,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节奏。
一组是四个久别重逢的大学闺蜜,在MSC荣耀号上开启了一场成年人的毕业旅行,另一组则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平时聚少离多,沟通中也有代际的隔阂,但一起登船,反倒成了一次罕见的共处试验。
你会发现,邮轮像一个放大镜,也像一个缓冲器,能放大情绪,也能缓冲摩擦,在这种漂浮的时间里,他们之间的理解竟也在悄然发生。
而在当下的中国邮轮母港市场,正在经历一次供需反转,谁能跑得快、反应准、产品稳,就能在下一轮母港竞赛中抢占C位。
那些真正理解中国家庭的邮轮品牌,才是这个时代的赢家。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今年暑期国内邮轮市场 ?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 END ————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
广交天下英雄,共议文旅天下事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