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港股市场因假期休市,但港股通ETF却在A股掀起了一场“疯狂”行情。以港股通100ETF为例,短短两日溢价率超20%,价格连续涨停,引发市场热议。然而,这看似火热的背后,实则暗藏流动性陷阱,散户若盲目跟风,可能成为游资的“接盘侠”。
4月18日至21日,港股因佛诞节休市,港股通ETF的申购通道同步关闭。此时,ETF的净值(IOPV)无法实时更新,价格完全由A股市场资金博弈决定。规模小、流动性差的ETF成为游资首选目标:例如某港股通ETF规模仅6000万份,游资仅需少量资金即可拉高价格,叠加T+0交易机制,溢价率迅速飙升。
关键问题:正常情况下,ETF溢价超5%会吸引套利资金入场——通过买入港股成分股、申购ETF份额并卖出,抹平溢价。但港股休市期间,套利机制完全失效,溢价如“脱缰野马”,散户误将高溢价视为“看涨信号”跟风买入,进一步推高价格。
ETF的套利本质是一二级市场价差的博弈。例如,当二级市场价格高于净值时,机构可通过“申购ETF→卖出”赚取差价。但此次港股休市导致两大漏洞:
历史教训:2024年圣诞节期间,红利港股ETF因类似炒作三日暴涨16.7%,但节后首日即跌停,追高者惨遭“闷杀”。
案例警示:某港股通ETF近期溢价率达19%,基金公司已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并临时停牌,但散户仍跟风买入,最终可能成为“最后一棒”。
面对高溢价风险,投资者应避开被爆炒的小盘ETF,转而关注规模大、流动性强、溢价率低的品种:
ETF本是分散风险的工具,但高溢价下却成了“投机筹码”。港股通ETF的疯狂行情再次印证: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理性与耐心。与其追逐泡沫,不如深耕价值,方能在长跑中胜出。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