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周,不知道各位新高一的同学对高中生活适应得怎么样。早在八月初的茶话会上,我就分享过对新高一同学的建议,其中有对中考结果的坦然接受,对高中学习生活的各种准备,当然,还有学习节奏方面的一些建议。
对于当时还没开启高中生活的同学们来说,肯定是纸上谈兵还没有体验的。而现在,第一批学生和家长的分享和吐槽开始了。现在,我再把当时的几个关键词展开聊聊,也许更给大家一些启发。
几个关键词分别是:预习、侧重点、效率和复习。
高中知识和初中相比,总结起来就是:量大,难度深,时间紧。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和应对,学习方式很可能有别于自己初中所习惯的那一套。
预习
预习分为暑假预习和开学后每天预习。
暑假提前预习,当然能够帮助我们提前了解所学内容,掌握基本公式概念定理,具体要视乎预习深度,但哪怕只是过一遍也是有好处的。暑假已过,就不多言了,说说开学后每天的预习。
在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每天预习似乎难以做到,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在理科,尤其是数学上尽量抽几分钟进行预习——事实上,很多学校部分科目每天的作业里面就包含一份第二天要讲的教案的作业,本质上就是要求大家先预习。
初中,正常度下我们的学习会经历循序渐进,反复练习评讲,复习测验再评讲的过程,但高中可能上来就是直奔主题。忽略推导过程和原理,直接上来就是做题,就是各种变形,基础弱一点且毫无准备的同学相当容易蒙圈。
理科情况大致如此,只是数学更甚。因此,每天在完成作业之余,稍微留出几分钟,过一下第二天课堂会讲的内容,带着问题进入第二天的课堂,而不是一片空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节奏。
侧重点
基于开头所说的三个特性,多数同学高中时间是不够用的。时间不够用,那就只能有侧重地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因此,我建议大家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任务不要照单全收,完美主义倾向的同学尤其需要注意。
大体上,可以按照科目重要性、知识重要程度和任务迫切程度排序。
第二天要交的作业,能完成的当然应该首先完成。阶段性的作业利用周末或者任务较少的那一天见缝插针。
科目选择上,如果有确定的选科倾向,则不选的科目无疑可以略微少花点时间——注意,不是建议不学,而是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完成基本作业,课外可以不必额外花太多时间。
相对来说,语数英这主三科外加和高考算原始分的物理/历史,应该更加侧重。这里不得不说,很多家长和学生更重视理科,但其是小初阶段文科(语文英语)好的同学,高中容易形成惯性,这两科按部就班即可,正正就是在高中可以有更大的弹性,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攻理科。
知识重要程度,指的是你很可能没有办法像初中一样弄懂每天学习的所有知识。那么,按照难度来,先解决基础知识,记忆类知识,难度较大的或者当下梳理不清楚的,留给周末或者假期解决。切忌钻牛角尖,这样子你一定会错过接下来的知识,导致雪球越滚越大。
效率
时间是公平的,你想做得更好,要么牺牲睡眠和娱乐放松的时间(但这既有限也不健康),要么更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预习能帮你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保持专注,在40分钟内记住和掌握更多的内容,能让你课后更加顺畅和舒服,作业完成得更快。
做作业保持专注,能让你完成得更快,留出时间预习、复习、娱乐和休息。
看到了吗,这才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但是有的同学却陷入了是负面循环,上课犯困走神,没听到的知识导致作业完成得慢,作业完成慢导致没时间预习复习,要挪用睡眠的时间,休息不足导致第二天精神不够浑浑噩噩……
希望大家能够调整好,在正向循环里面你学起来会事半功倍。
对了,上面的第二点,思考学习任务的侧重点,合理科学安排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也是提高效率的一大法宝。
复习
复习,当然是在整个学习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前面提到,我的建议是优先保证记忆类知识和基础类考点过关,最好能做到周周总结,解决这两类问题,平日不够时间的周末得“加班”。
深一层的知识梳理,重点专题刷题和加强,可以交给假期去完成。包括周末、黄金周以及寒暑假。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弄懂的同学(拔尖牛娃不在此列),我和我们工作室所有老师的一致观点是,高中周末补课宜复习梳理,不宜过分超前。也是因为如此,我们工作室高中课程,以复习梳理为主,轻易不会超前学,我们认为这是对学生更有帮助的。
学校每天的量已经够大,周末再加量,你赶着起飞吗?真的,利用周末去梳理当周以及目前正在学习的章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结束,经历过两周的学习,不知道大家能否对文中观点有一些理解,有什么问题也欢迎留言讨论。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