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不搞计划生育,现在会有多少人口?经济会更好还是更坏?

这几年,关于“计划生育”的讨论又多了起来。

尤其是放开三胎以后,大家的生育意愿却没有明显提升。

人口出生率逐年下滑,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也频频被提起。

于是网上有人开始表态:“要是当年不搞独计划生育,现在是不是就不会这么难了?”

甚至还有人说,如果让那个年代的家庭都多生几个孩子,现在国家可能就多了两三亿年轻人,撑起中国经济不再话下。

这种说法听着挺动人,但真从历史、现实、经济各方面细细盘算,其实问题比想象中复杂多了。

01|人口老龄化

先说眼下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2.9亿,占总人口的20%以上,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更严重的是,出生人口持续走低。2023年新出生人口仅为902万,创历史新低。

要知道,这比1990年代直接少了一半不止

劳动力在减少,抚养比却在上升,换句话说,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要“供养”的人却越来越多。

所以现在不少人提出:是不是独生子女政策,才导致今天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看,老龄化其实是所有国家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从日韩到欧美都逃不过去,只是中国这步走得快、来得猛。

02|回到当年

回顾历史背景,计划生育政策是在1970年代末提出并逐步落实的。

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全国人口已经突破9.6亿,且正以每年2500万的速度增长

那时候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可现实是粮食不够吃,住房挤成一团,孩子扎堆出生没学可上,医疗资源严重紧张,直到1978年,才提出“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982年,计划生育被正式写入宪法,1983年后,独生子女政策大规模推行。

说白了,当时搞这项政策,并不是国家“嫌人多”,只是经济基础实在撑不住

那个阶段,如果继续让每个家庭都生三四个孩子,中国不但可能错过改革开放的机遇,甚至有可能陷入长期的人口危机和资源危机。

03|如果当年不限制

有研究机构曾做过预测,如果当年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现在的人口可能早已超过16亿。

多出来的这几亿人可能不会全变成“劳动力红利”,反而会加重基础教育、住房、养老等公共负担

比如说教育资源会更紧张,上学难、择校贵更严重;城镇住房需求会爆炸式增长,大城市房价可能比现在还高;就业竞争会白热化,年轻人“毕业即失业”恐怕更常见……

这不是杞人忧天,看看印度就知道。

它一直没推计划生育,现在人口已经超过中国,但社会基础薄弱,失业率高,治安也堪忧

人多不一定是福,关键在人口素质结构资源匹配度

04|现在的问题

回到当下,为什么现在放开了三胎,反而没人愿意生?

其实跟“政策是否鼓励”没太大关系,根子还在老百姓的现实焦虑。

比如生孩子太贵,奶粉钱、幼儿园、小学辅导班样样都贵;

再比如工作太忙没时间养,双职工家庭压力山大,谁来带娃?

还有女性焦虑多,生娃耽误事业,带娃没有保障;

更有房价压力大,一套学区房要掏空六个钱包,谁还敢生三胎?

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要孩子,是生了怕养不起、养不好,怕自己和下一代都过得苦。

所以,这不是简单放开就能解决问题,更需要的是系统性支撑:

托育服务、教育公平、女性就业保障、住房政策……一个都不能少

05|写在最后

回头看,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带来了很多影响,也有不少争议。

但也为中国腾出了一段喘息时间,让我们集中资源发展教育、科技和产业,顺利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今天面临老龄化、出生率下降的问题,是历史发展带来的新阶段。

我们与其沉溺在“当年要是不这样,现在就不会……”的假设中,不如多想想:

怎么帮年轻人减轻生育焦虑、让老人老有所养,真正为未来谋出路

计划生育政策不是终点,只是过去某一阶段的选择。

落脚今天,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要有新判断、新策略、新勇气

未来的关键不是人口总数,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活得有尊严、有希望!

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育儿   计划生育   当年   人口   经济   政策   中国   住房   年轻人   孩子   劳动力   焦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