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五百强断崖差距:日本149家,美国151家,中国3家,现在呢

国家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想要保持向好的状态,企业实力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尤其是在进入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哪个国家能有大量优秀的企业资源,哪个国家在对外经贸合作上就会占据有利位置。

而根据《财富》杂志在1995年首次做出的评选来看,中、美、日三国之间的企业实力差距,呈现出了断崖式状态。

当年的中国仅有3家企业入选世界500强榜单,而美、日两国入榜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51家、149家。

如今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中国是否有打出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更多企业进入到世界500强榜单里“大杀四方”?

一、世界500强榜单见证中企崛起

近代史里面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不停地向外赔款,有大量的财富被他国掠走。

以至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的局面,缺乏跟其他国家竞争的实力。

再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企业拥有了新的生存环境,以较快的速度成长了起来。

但一直到了1989年,中企里能进入全球商业评价体系的也仅有中国银行这一家。

因此1995年虽只有3家中企出现在世界500强榜单里面,无法跟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日本相提并论,但也算是一种进步。

并且中企是持续性进步的,这些年来在榜单里的数量早就已经翻倍。

从2024年的上榜数量上来看,中企达到了133家,仅比美国少了6家。

反观日本,从1995年到2024年上榜的企业数量,缩水比重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仅剩下40家了。

出现这样的结果并非是偶然性的,特别是中国在历年来的入榜数量上,还曾有超过美国的时候。

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里面中企有129家,哪怕不将台湾地区的企业囊括在内,也有119家这个跟美企一致的数量。

从这些数据能看的出来,相对于有些停滞不前美企,以及明显退步的日企,中企具备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显得活力满满。

二、榜单变化背后隐藏的问题

几乎在每一次的世界500强榜单里,都能占据约四分之一席位的美国,很符合它在冷战结束之后,成为了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层身份。

在这层身份下,美国利用金融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了霸权主义,以至于如今美元汇率的变化都还在严重影响着各国经济。

而美国之所以玩起金融手段来炉火纯青,与它在科技研发这方面表现出色有很大的关系。

上个世纪中期的美国就已经在核能、计算机,以及生物技术领域内,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了。

早先也只有尚未解体的苏联能与之一较高下,为此双方之间还展开了科技竞争,不是你发一颗卫星上天,就是我研制出一种新型武器。

这种“互动”促使美国在科技层面做到了百花齐放,掌握的众多科技技术都领先了其他国家至少二十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美国能保持住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那么它的超级大国地位就很难被动摇。

美国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就拿美企中的谷歌、Meta、微软以及苹果这几个科技巨头来说,每年都会从营收中拿出一大笔钱作为研发经费。

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谷歌在研发上支出的费用位于全球第一,约为370.34亿欧元,Meta、微软以及苹果则占据了第二到四名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投入的资金越多,代表着研发强度越高,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像2022年华为的研发支出虽然比谷歌少了上百亿欧元,但它的研发强度达到了24.27%,高于谷歌的13.97%。

可能这就是为何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近些年来将华为视为“眼中刺”的原因。

毕竟华为越强,就代表着它们手里的资源占比会越少。

然而外因并非是美企在世界500强榜单中数量没有一骑绝尘的真正痛点,“科技+金融”这种模式让在技术壁垒上占据优势的美企,能大规模地收割全球利润。

之所以会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到了存量博弈阶段,而具有消费主导这一特点的美国经济却出现了衰退风险加剧的状况。

好在美国的底气比较足,不像二战之后在它扶持下也很快成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一样,能进入到世界500强榜单里的企业数量少了一大半。

这一结果的出现,与日本没有把握住科技创新的时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领域内,日本企业缺少了竞争力。

反观在日本企业发展鼎盛时期,被视为是“世界工厂”,生产力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制造业的中国,已经跻身于科技创新的主场当中了。

三、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主场”

从1995年的3家企业,到2024年的133家企业,这一路走来中国已经在能源、科技、消费等领域内取得了亮眼的发展成果。

作为人口大国,中企不缺少消费市场,也不缺少足够的生产劳动力,从而在发展阶段与美、日两国相比,能与更低的承办实现规模化创新。

并且在推进内部发展的同时,秉承在科技领域内要敢于为先这一理念的中企还做到了“走出去”,不断地深入海外市场,致力于打造出全球化产品。

在这个时候,原先作为“世界工厂”构建起来的一体化产业链,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能让中企产品以更快、更好的状态现身于国际市场。

以汽车领域为例,中企有10家进入2024年世界500强榜单,除了上汽集团、中国一汽、比亚迪等九家先前已在榜单里的企业之外,奇瑞也首次入榜。

另外在高新技术企业这方面,入榜的数量也不少,达到了33家。

其中,一直都很注重研发强度的华为,在这些中企里占据了龙头位置,2024年全球销售约合1181.62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上涨了22.4%。

不过,中企现如今的发展势头虽然很猛,但在外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

尤其是在一些专利技术上被刻意“卡脖子”的问题,还需要去提升自身硬实力,让自己有资格上谈判桌。

结语

在科技时代,能够上桌吃饭的企业,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谁“吃”的多了,代表谁的实力更强。

但想要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跨越式进步,也并非一件能轻易做的事情,所以谁能在下一个三十年实现弯道超车,改变现有全球经济格局,很令人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揭晓:中国133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减少9家》2024-08-05新浪财经

《最新世界500强公布!中国企业格局有哪些变化?一文看懂》2024-08-06 湖南日报

《2024世界品牌500强榜单发布 最新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排名完整版解读》2024-01-16中国网科学-中国日报

《世界500强榜单20年里的中国经济》2019-07-25新京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断崖   日本   美国   中国   差距   世界   企业   数量   科技   华为   全球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