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Profile/
金佳娴(1999—),女,护师,本科,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康复科护士,主要从事康复护理。
近期高温天气持续不断,人体易因高温、高湿而出现不适。《黄帝内经》中说:“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因此高温天养心尤为重要。
图源:图虫
对心血管的影响
心血管压力增大:高温下人体血管扩张,心跳加快以散热,心脏负荷加重,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卒中)。
血液黏稠度增加:出汗过多导致脱水,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血栓风险。
哪些行为
会引起心脏不适
冷热交替
夏季高温环境,大汗淋漓回到家开空调,洗个冷水澡,相信很多人都会这么干。频繁进出冷热环境,轻则容易引发感冒、头痛、中暑或“空调病”。重者让血管反复收缩和扩张,增加心梗风险。
喝冰饮(大口猛喝水)
过冷的食物会刺激肠胃,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同时高糖、高脂肪的冷饮和食物还会升高血脂,加重心脏负担。
经常熬夜
长期熬夜会显著增加心脏负担,扰乱内分泌和代谢,可能影响心率,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会导致动脉硬化风险上升,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或猝死。
图源:图虫
吃夜宵
很多人吃夜宵喜食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往往刺激味蕾,让人不自觉吃得更多,暴饮暴食,吃得太饱、太咸,也易“伤心”。
情绪波动
夏季高温容易让人变得烦躁,情绪波动大时,体内会分泌大量激素,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此外,过度高兴、受惊、思虑也会“伤心”。
错误及过度运动
夏季易出汗,汗为心液,过汗易“伤心”,还会消耗人体的阳气。但不是不动,夏季运动要避开高温时段,最好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只要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就好。
图源:图虫
养心我们应当如何做
环境需求
空调温度别太低:室内外温差建议控制在5~8℃以内,空调设为26~28℃更适宜。
进出空调房要缓冲:从高温户外进入室内时,先在阴凉处休息几分钟,让体温稍降;离开前提前关空调,适应环境温度再出门。
避免冷风直吹:调整空调风向,避免对着头部、颈部或后背直吹,尤其出汗时。
定时通风:空调房每2小时开窗1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饮食需求
夏季炎热,别等口渴再喝水哦,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可结合个人体质和活动量及环境适度调整,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以防止血栓性疾病发生。此外,如果喝水太快太猛,会增加心脏、肾脏负担,因此,喝水时应小口慢饮,1次喝200毫升为宜。
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红色对应心经,适量摄入红色食物可帮助调养心脏功能,改善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等问题。这类食物多性味甘温或微酸,具有补血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如红枣、红豆、番茄等。
图源:图虫
良好作息
夏季昼长夜短,建议22:00—23:00入睡,早晨5:30—6:30起床,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白天可适当午睡(15~30分钟),既能补充夜间睡眠不足,又能避免正午高温耗伤心气。但不要饭后立即睡或睡太长时间。
适当运动
夏天适当地运动锻炼,让身体出汗,更有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使阳气得以舒展,适度运动,可助阳气升发。夏季运动可以走路、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运动为主。
调节情志
《黄帝内经》所谓“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保持愉悦心情,避免烦躁焦虑,对心脏健康非常有益。
图源:图虫
中医穴位有办法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前臂内侧,距离手腕掌侧横纹向上2寸处,约食指到无名指3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两根肌腱中央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是。主要功效可以舒缓胸闷不适,缓解情绪紧张,促进心神宁静,还可以调节胃部功能。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重要穴位,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主要功效为理气宽胸、通经活络。
图源:图虫
参考文献:
[1]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常识[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4,07:62.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姚晖 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护理部主任
审阅:庹焱;张梦佳
版式、文字编辑:张诚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