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仔”到“问题大师”:产品人如何躲过AI的“职场收割”?

一、AI抢饭碗?初级岗位真慌了

Anthropic的CEOAmodei又放炮了,就在上周三的Axios’AI+DC峰会上,他说未来1到5年,美国一半的初级白领岗位要被AI端掉。这事儿他今年5月就警告过一次,现在看来不是闹着玩的。王老师最近接了个求职案例:有个产品经理空窗一年,找工作时被割了1.2万“培训费”,说白了就是市场对初级岗位的需求在缩水。

话说现在AI有多猛,好多资深程序员跟我吐槽,AI编程工具让他们效率飙了一半。有个CTO更直接:“我们现在不招初级程序员了,AI能顶半边天。”不只是编程,客服、行政这些活儿,AI干得有模有样。就连产品经理这行,只会画原型的“执行仔”也悬了,用户自己用AI工具就能做简单设计,谁还需要初级岗打杂?

我琢磨着,AI最擅长的就是“执行”,比如写个会议纪要、做个数据报表,它分分钟搞定。但问题来了:当AI把“搬砖活儿”都包圆了,只会执行的人该去哪儿?

二、这三招,让AI成你的“打工仔”

第一招:学会问“灵魂问题”

AI这玩意儿,本质是个“知识搅拌机”,把旧知识嚼碎了按语义拼起来。你问它问题,它只会“匹配”答案,不会琢磨问题背后的本质。举个真实例子:以前Zoom用户总抱怨视频卡顿,团队没急着优化画质,反而问了个关键问题:“用户到底在意啥?”结果发现大家更烦声音卡。后来他们搞了“音频优先”策略,用户体验蹭蹭涨,一下从竞品里杀出来了

放职场里也一样,用户说“要加采购审批功能”,你要是直接干,可能就跑偏了。但如果你多问几句,说不定会发现人家真正想要的是原材料质量管控。说白了,AI淘汰的是“搬运工”,能看透问题本质的人,AI反而是助手。

第二招:做职场“人脉雷达”

AI再牛,也搞不懂职场里的“弯弯绕绕”。我认识一个合伙人,发起IT战略会时COO突然缺席。问AI的话,它只会说“对方有其他会议”,但真相是COO对IT部门有意见,又不信任他。后来他私下找其他合伙人唠嗑,摸清了COO的顾虑,先解决了人家关心的问题,这事才盘活。

你看,AI像个愣头青,只懂直奔目标。但职场里很多事,得先“做人”再“做事”。能通过沟通拿到“隐性知识”,协调各方利益的人,AI根本替代不了。

第三招:让AI当你的“学习搭子”

现在企业不爱招新人,嫌培养周期长,但有了AI,学习效率能开挂。比如普通大学毕业生想进大厂做产品经理,以前没实习经验很难挤进去。但你要是用AI整理行业报告、拆解产品逻辑,写出一份漂亮的分析报告,就能证明学习能力。

我知道有新人入职后,靠AI工具学业务,1年就干出了别人3年的水平。说白了,AI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加速包”,会用的人,正在把AI变成职场跳板。

三、职场新规则:跟AI组队才是王道

回头看历史上的技术革命,每次都有人失业,但也会冒出来新机会。就像工业革命淘汰了手工匠人,却催生了流水线工人和工程师。AI现在做的事儿也一样:淘汰“执行模块”,但需要更多“人机协作”的角色。

现在已经有AI训练师、Prompt工程师这些新职业了,薪资比传统岗位高不少。说到底,职场生存的核心从来没变过:你得有别人拿不走的本事。当AI能做“标准化工作”时,你的价值就在于“非标准化能力”,会提问、懂沟通、善用工具,这才是跟AI共舞的底气。

要是还抱着“靠执行混日子”的想法,怕是真要被时代甩下车了,但换个角度想,AI其实给了普通人“超车”的机会,只要肯跳出舒适区,把AI变成“打工仔”,下一波职场红利说不定就有你的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原型   大师   产品   用户   说白了   岗位   打工仔   本质   合伙人   活儿   经理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