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秋,福州螺洲镇吴石故居前,吴石将军的孙女吴红,专程从河南赶来。面对来访者,她坦言:“爷爷这一生都在‘沉默’中坚守信仰,我为他的选择自豪。”这句朴素告白,承载着跨越三代人的家族记忆与历史回响。

吴红对祖父的事,是1973年河南省民政厅送来一张烈士证开始的,家里那张老照片里的人,原来是干隐蔽战线的大人物,她这才对上号,往前推是1949年,吴石要去台湾,长子吴韶成留在大陆,他那会儿心里多半有数,后来的事吴红是听父亲说起,晚年常回螺洲老屋,在父亲睡过的床边坐很久,翻纸堆找线索,写回忆录,想把隔过去的那些断口接上去。

吴石这辈子,放在近代史里就是一条线,他1894年生在螺洲,家里清贫,小时候读书快,乡里都传过目成诵,后面从军,保定军校出来,日本陆军大学也念过,“十二能人”的名头落在身上,抗战那几年,武汉会战他参与,昆仑关他也在场,眼前那些人和事看久了,心里慢慢偏向中共,1947年,何遂牵线,跟中共中央上海局接上了关系,脚步就走进了地下工作。

他递出去的那点东西,改了不少棋局,1949年渡江前,他把《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送到位,细到团这一级,解放军选哪一段打,心里有了准星,在福州任上,他把五百箱国民党绝密档案藏在福建省研究院,里面的“末次资料”,后来成了研究日本侵华的重要底稿,这么干,他心里话说得直,“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他认定的,是人民这条路。

最后一段写在台湾,白色恐怖的光景里,他挂着“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名头把情报网织起来,1950年露了面,是蔡孝乾叛变,进了牢,刑罚下来,一只眼没了光,嘴没松过,临走前留一首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现在刻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家里跟着也受了苦,妻子王碧奎被抓,幼子幼女在台上过得紧,海峡两边的人隔着三十多年才重逢。
这些伤痕转进了家风,落到吴红身上,是另一种守,她把祖父“为人民服务”的话记在心里,去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做眼科护师,工作里常想起父亲叮嘱,“你爷爷用生命守护信仰,你要用医术守护生命”,这句话跟着她过了三十多年班,2013年退休,人退下来了,家里的红色传承还在做。
这两年《沉默的荣耀》火了,吴石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吴红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参加祖父铜像揭幕,何遂画、吴石题诗的《长江万里图》复制件放回了故乡,她也去过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和朱枫、陈宝仓、聂曦这些烈士的后人一起鞠躬,说起最触动她的,是螺洲故居门口的花每天都有人换,雕像前站着的少年把书包放脚边,一动不动地看了一会儿,没出声就走了,这些细节不响,却一直在回响,英雄的精神在新一代里往前传。
她合上故居的木门,天井里的光斜着打在吴石的雕像上,这座老宅像个容器,装着一家人的记忆,也像一座桥,连着过去和眼前,她说过一句话,“祖辈的荣耀不是勋章,把‘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家风传下去,才是最好的纪念”,从隐蔽战线上的紧要时刻,到普通岗位上的安静日常,这份沉默的荣耀,不急不缓地在时间里流着。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