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力 编辑:苏明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让喧嚣一时的外卖大战降温不少。
但是,对于当前电商而言,它所具有的独特“入口价值”,决定了争夺不会停止,并且注定会是场“持久战”!只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方式会有所调整,需要更为理性的参与竞争,才能更好的发展。
01
外卖,一场决定未来电商发展的“入口之争”
今天,外卖这个曾经不被电商巨头们重装大规模投入的战场,正从边缘战场变成了决定未来的“入口之争”。
经过长达20多年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电商主战场(远场电商/两三天到达、中场电商/半日达或次日达)在走过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中速发展的白银时代之后,已经进入增速放缓的“青铜时代”。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电商还在被短视频等崛起的抖音、快手等黑马切割份额。
因而,对于电商行业而言,都在思考电商增长的新方向,探索破局之道。
目前,电商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向外寻找突破,进军国际市场,例如,电商新锐、位列前三之一的拼多多推出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突破,将低价策略打向了海外市场,推出极致性价比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2024年GMV突破5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700-800亿美元,也成为拼多多近几年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作为最早布局国外电商市场的阿里,国际业务也以惊人的增速成为其电商业务的亮点。阿里2025财年的财报显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涵盖跨境业务)2025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的拓展和供应链优化。蒋凡也凭借执掌国际电商业务的出色表现,重回阿里电商业务的C位,成为阿里电商事业群的总负责人,不仅执掌淘宝天猫集团,而且涵盖了国外、国内电商,如今,还增加了饿了么、飞猪等。
另一种是向内突破,继续围绕国内市场寻找新的突破口。这其中,外卖、闪购等业务推动的近场电商/即时零售业务正成为新的突破口,不仅增速可观,而且,规模及潜力都比较大。
业内预计,2025 年,国内即时零售规模将会是2022年的3倍,预计达到 1.2-1.5 万亿元。而我国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元,这意味相当于电商规模8-10%左右的增长空间,而未来几年将突破2万亿元,这一未来发展空间更是令人值得想象。
而在本地生活的即时零售的争夺中,外卖/闪购等就成为了关键入口,通过外卖/闪购业务,构建高频的本地生活消费入口,进而拓展\扩大即时零售消费。
美团正是基于外卖这一入口,拓展到了非餐饮类即时零售订单,并且,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已不容小觑。而阿里、京东作为传统电商代表,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一重要入口。
02
外卖市场非高利润率领域,但谁都不会退让
此前电商巨头没有过多介入外卖之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润低,这不是一个高利润率的领域。
与大众认知所不同的是,外卖行业的净利润率很低。虽然看似平台从商家的扣点不少,但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给骑手的佣金。据摩根大通(JP Morgan)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Global Online Takeaway (2024)》)显示,2024年全球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
日前,在媒体采访中,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表示,刘强东之前说他们外卖只想赚5%,大哥,从来没人能在餐饮外卖上能赚到5%。
据王莆中介绍,去年美团外卖的利润率是4%左右。外卖是一个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每个环节偏差一点点,最后就是亏钱。某种意义上,相比电商,外卖在净利润率上差了太多,主要靠规模效应和精细运营实现低净利润率盈利。
但是,很显然,如今面对这个低利润率的领域,巨头们都不会退让。
因为,在这个低利润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入口价值——由外卖和闪购等本地生活消费入口,所带来的即时零售的高增长空间和高潜力,谁都不会停止争夺。
而这也注定了,外卖之争终究是场“持久战”!
因此,未来外卖市场竞争的方式会有所调整,不能只靠单一粗暴的“烧钱”竞争方式,需要采取更为理性的竞争,在更为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探索新路径,将这一新兴的“巨大流量入口价值”充分发挥,从而,不仅为电商行业带来新增量,也为产业生态带来更好的促进和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