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代表团将和中国谈判,名单中少了“重要人物”,贝森特有言在先

根据此前中美议程,10月下旬中国和美国有多项议题要谈判,特朗普亮明三个条件分别是芬太尼、大豆和稀土。而且事关11月份中美关税贸易是否能延期“休战”,早些时候美方多次威胁表示,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反制,才同意将关税休战往后拖延。

23日,美国财政部证实,财政部长贝森特将率团于吉隆坡与中方举行经贸会谈,核心议题聚焦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及双边贸易平衡。然而,外界注意到,曾深度参与6月伦敦中美经贸磋商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并未出现在代表团名单中。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人事调整,而是美国内部政策路线矛盾激化的直接体现,更体现出美国对中国管控稀土的焦虑。

卢特尼克的出局早有征兆。作为特朗普政府里出了名的"关税狂人",他曾直言"关税是总统可以使用的了不起的工具",近期推出的"50%规则"更是直接引爆了连锁危机。

卢特尼克还在芯片领域要求美国与台湾实现"五五分"的芯片制造比例,妄图将全球95%芯片产能的台湾绑上美国战车。

显而易见,他忽略了供应链重构需要超5000亿美元投资和完整产业链支撑,连美国媒体都直言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在铜贸易领域,他又试图推动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关税,消息一出便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美国国内制造业企业怨声载道,盟友更是强烈反对。

而百分之五十的穿透规则,更是要求任何非美国企业若被列入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或特定SDN清单的企业直接或间接持股超过50%,则自动适用与清单主体相同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许可证要求和审查政策。‌

据外媒报道,正是这一规则最终让特朗普在内部会议上公开训斥他"擅自作主搞砸谈判节奏",也正因此,他失去核心谈判资格也就成了必然。

更值得玩味的是卢特尼克与贝森特之间的积怨。两人早年间就曾为财政部长职位展开激烈角逐,今年5月共同参与"两房"私有化计划时又爆发地盘之争。

贝森特认为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普尔特(卢特尼克的密友)插手自己职权范围,而卢特尼克则处处提防贝森特削弱商务部长权力。

9月初的一场私人晚宴上,贝森特甚至因与普尔特的冲突爆粗威胁"我要揍烂你的脸",这场被美媒形容为"疯狂失控"的闹剧,彻底暴露了特朗普团队内部的分裂。如今卢特尼克缺席谈判,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

送走了"麻烦制造者"卢特尼克,贝森特也还是一上来就摆出强硬姿态。启程前他公然攻击中方稀土出口许可制度"既不可行,也不可接受",却对美方率先发起的对华技术管制避而不谈;

一边抛出"美国及盟友正考虑应对方案"的模糊威胁,一边又强调"没有任何事情是板上钉钉的",这套话术说白了就是典型的"以压促谈"套路。但问题在于,美方的底气根本站不住脚。

美媒和智库早就戳破了这个假象。CNN直言稀土领域是中国对美国的"绝对优势",全球92%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中国,从F-35战斗机到攻击核潜艇的美国尖端武器制造,都离不开中国加工的稀土。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更是泼了冷水:美国目前连一条重稀土分离产线都没有,即便砸钱建厂,不仅需要漫长的时间周期,产能也远不足以替代中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将处在不利地位"。

特朗普政府想打格陵兰岛和乌克兰稀土的主意,但这两地的资源商业价值和开采难度至今仍是未知数,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美方的逻辑本身就充满矛盾。他们妄图用11月份关税"休战"延期作为筹码,换取中方取消稀土反制,却故意回避一个关键事实:中方的稀土管制完全是对美方单边行动的必要回应。

早在此前,美方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实施技术封锁,现在却要求中方在核心利益领域让步,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重标准,美媒自己都看得明白:"中方不太可能同意这种策略,以关税战延期为目的交换条件看起来不切实际"。

从谈判实质来看,这根本就是一场筹码不对等的博弈。中方手里的稀土牌,是几十年产业积累形成的结构性优势,不是短期可以替代的;而美方的关税大棒,早已被证明是把双刃剑,不仅伤害中国企业,也让美国农民、制造商承受着巨大损失。

11月关税期限临近,美方比中方更迫切需要"休战",却还想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这种心态本身就注定了谈判的艰难。

卢特尼克的缺席或许能减少一些谈判桌上的对抗性,但贝森特的强硬表态预示着短期妥协的可能性依然很低。不过美方需要清楚,稀土博弈不是简单的讨价还价,而是对国际经贸规则的考验。

中方多次强调,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规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手段,这一立场不会因为美方的威胁而动摇。

如果贝森特团队还抱着"以压促谈"的幻想,不认真回应中方的核心关切,那么吉隆坡会谈很可能只会原地踏步。

说白了,美国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放狠话,而是正视现实: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稀土早已不是单一的商品,而是相互依存的纽带。

美方若继续搞单边制裁、极限施压那一套,最终只会反噬自身。毕竟,中国有足够的战略耐心和产业底气,而美国的关税倒计时,可没那么多时间可以消耗。

这场谈判的走向,最终取决于美方是否愿意放下霸权思维,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可惜从贝森特的会前表态看,他们似乎还没做好这个准备。

参考资料:

聚焦双方关切,缓解紧张局势,中美经贸磋商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环球网

美国被曝考虑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对华出口,贝森特回应——观察者网

美媒爆:美财长私人晚宴上与美高官爆发激烈冲突,爆粗威胁称“我要揍烂你的脸”——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有言在先   代表团   中国   名单   人物   美国   尼克   稀土   美方   中方   关税   中美   管制   吉隆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