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市场对美豆重新对华出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似乎进口的脚步突然又放缓了。
按照之前市场的猜测,一旦中美和谈,那么美豆就会重回中国市场。届时,源源不断的美豆就会接踵而至。
但不出意外意外就来了,在传出中国买家订了几船美豆以后,仿佛就没动静了。
而近日中粮集团与巴西签订了一个大单,涉及大豆、豆油、棕榈油等农产品,规模近2000万吨,总金额超100亿美元。
这份声明是发布在中粮官方公众号上的,而令大家关注的是,声明中并未提及美国。
这就有点意思了。
之前美豆事件闹得火热,怎么就突然降温了呢?

此次与巴西签订大订单,一方面是两国贸易合作越来越多。
尤其是今年巴西大豆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的最重要来源,而巴西大豆也是给力,连续丰产,也正需要中国这个大市场。
并且从预期来看,巴西大豆明年可能依旧丰产,并且搞不好还要创新高,所以提前锁定中国这个市场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另一方面呢,主要还是价格比美豆便宜。
尽管中美会谈取得不错结果,中国也取消了3月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的报复性关税,但仍保留了10%的关税,综合算下来美豆的关税在13%。
尽管降了,但是综合进口成本仍然高于巴西和阿根廷,因为巴西和阿根廷的关税只有3%。
谁便宜就买谁,这没毛病。
只是这么一来,市场就呈现出2种表现:
一是美豆上涨无力。
自从中美会谈释放利好消息以来,美豆是肉眼可见的噌噌往上窜,很快就登上了1100美分的门槛。
但是再向上就明显无力了。

因为消息对行情的刺激毕竟是有限的,尽管美国多次宣布中国会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里至少采购1200万吨美豆,然后未来3年每年的采购量也至少是2500万吨。
市场会对这个消息反应,但是不会持续反应,最终能不能再向上突破说白了还得看实际的购买呀。
也可能是美国吹了太多次了,市场也厌倦了,而且说到底,还得看真金白银的购买才行。
所以可以看到,近期美豆就在1120到1135之间反复震荡,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购买利好,恐怕美豆想突破1200难度还是挺大的。
二是国内豆粕市场开始积蓄力量。
这两天豆粕虽然没出现什么太大的行情,但是明显是蠢蠢欲动。原因就是美豆出口预期一下降,豆粕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因为虽然说巴西大豆出口是旺盛,但现在已经不是南美大豆出口的旺季的,接下来南美大豆的出口量只会逐月下降。
按规律这个时候应该美豆进行补位,但如果美豆没来,或者来得比较少,那市场很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供应短缺现象。
这是豆粕有点坐不住了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之所以表现得比较克制,是因为国内豆粕库存比较高,短期供应并不缺,所以豆粕在3000元/吨的位置震荡,想继续向上,但目前又缺少动力,但又对远期有预期,就是这么一个尴尬场面。

不过我更倾向于豆粕最终会再次突破,因为后期来看,这就是一个库存下量和进口大豆补充的问题,也是就是进口大豆的到港量能不能超过库存消耗量的问题。
我觉得不好说,就是很难会特别合拍,而豆粕这个产品又比较特殊,稍有一点风吹草动的就马上会躁动起来。
没办法,对外依赖太强了。
而反过来看,豆粕的底倒是挺坚固的,即便美豆来了,那么高的成本也不支撑豆粕下跌。
所以,向上突破的概率要更大,只是幅度不会太大,两三百的空间还是有的。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