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增收入、年假应休尽休……。5月7日,广东发布31条措施提振消费。《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强调:要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
(5月8日《羊城晚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但是,如何促进消费,显然不是“喊几嗓子”那么简单的事情。广东方案里提及的“涨工资增收入”无疑是找对了破题之道,让人“提气”,实质上是抓住了消费增长的牛鼻子!
广东的具体措施直击痛点:既强调高校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吸纳,又着力解决大龄、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题;既规划了百万英才的引入计划,又聚焦重点群体的技能提升。这种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保障机制,为工资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提出“重点领域专项技能培训”,精准对接新经济业态的用工需求,有效解决了结构性失业问题。工资收入作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增长对消费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广东方案提出的“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在国民收入结构中,财产性收入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倾向可上升0.3-0.5个百分点。广东方案虽未展开具体路径,但指向明确:通过金融产品创新、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方式,激活居民沉睡资产;通过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租赁住房等举措,拓宽增收渠道。这种体系构建实质是打造可持续的消费增长机制。当工资收入构筑消费基础,财产性收入贡献弹性增长时,消费支出将呈现“阶梯式上升”态势。
广东方案中蕴含的人本理念同样值得关注。“重点群体专项技能培训”“家门口就业服务圈”等举措,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劳动生产率,既解决就业问题,又促进技能升级,为收入持续增长创造条件。特别是对大龄、残疾群体的就业帮扶,体现了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统一。这种“民生导向型”政策设计具有示范价值。它证明经济发展不必在效率与公平间取舍,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双赢:既通过精准就业帮扶保障基本民生,又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劳动生产率,最终促成收入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广东的实践为全国提振消费提供了重要启示:激活内需的根本在于构建可持续的收入增长机制。当工资增长有制度保障,多元收入渠道逐步完善,居民消费能力将转化为持久的经济动能。这种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的政策设计,正是破解消费困局的关键所在。
“涨工资增收入提振消费”才能让消费春水更有活力!值得一说的是,在涨工资增收入的同时,还提出年假应休尽休的措施。这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有了时间的时候还需要有闲钱,有了闲钱的时候还需要有时间!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