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如果不是这场追悼会,很多人可能依然觉得,许绍雄只是香港影视剧里那个我们最熟悉、最亲切的“金牌绿叶”。
他可能是某个主角不靠谱的老爸,可能是警局里爱唠叨的上司,也可能是那个笑里藏刀的社团大佬“欢喜哥”。我们熟悉他的脸,却未必叫得出他的名字。

然而,当他真的告别人世,一场本应低调从简的告别仪式,却硬生生成了半个香港娱乐圈“最不听话”的集体致敬,也彻底暴露了这位老戏骨,在圈内乃至整个社会中,那深不可测的“江湖地位”。
许家的讣告写得明明白白:丧事从简,恳辞花篮,帛金将全数捐给儿童癌症基金会。
这是许绍雄生前一贯的风格——为人低调,不喜铺张。

可从11月17日灵堂开放的那一刻起,前来悼念的人们,似乎集体“违背”了逝者的遗愿。
成龙、古天乐、周润发、刘德华、吴彦祖……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连同他们送来的花篮,将会场内外汇成了一片纯白的花海。
这番景象,与其说是“不听话”,不如说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抑制的深情与敬重。
这背后,藏着的是许绍雄用一生的人品与艺德,换来的真心。也正是这份真心,让我们明白,为何连央媒都会为他的离去,专门发文悼念。


一场“不听话”的追悼会,一面人心的镜子
追悼会,往往是一面能照见逝者生前人缘与地位的镜子。
在许绍雄的灵堂上,这面镜子被擦得格外明亮。
现场最让人动容的,不是星光熠熠,而是那份发自内心的悲伤与不舍。

四十年的老友苗侨伟,和太太戚美珍手牵着手走进灵堂,这位在荧幕上向来硬朗的“三哥”,眼圈红得吓人,几乎说不出话。
他对着镜头哽咽着,反复念叨的是一句让人心碎的埋怨:“他没告诉我病那么严重。”
最后一次见面,是10月27日,医院通知他“快来吧”,他赶到时,老友已经陷入昏迷。
这份来不及好好告别的遗憾,是旁人无法体会的锥心之痛。

被许绍雄视如己出的干女儿佘诗曼,更是将这份悲痛写在了脸上。
她的花牌被特意安放在家属区,挽联上没有客套的敬辞,只有两个字——“老豆”(粤语:老爸)。
从《使徒行者》里走出来的父女情,早已在戏外生根发芽。她来了两次,第二次穿着一身黑西装,墨镜也遮不住哭肿的双眼,在遗照前站了许久,嘴唇颤抖,却一言不发。
所有的情感,都凝结在了那无声的伫立里。

张家辉匆匆赶来,言语间满是敬佩与遗憾。
他说许绍雄是“非常棒的演员,更是很好的人”,做配角从不抢戏,却总能让自己发光。
说完,他长叹一声:“我没见到他最后一面。”这句轻描淡写的话,比嚎啕大哭更让人感到沉重。还有黄宗泽、谭俊彦、黎耀祥、欧阳震华……那些TVB的熟面孔,一个个都沉默得像做错事的学生。
刚送别了冯淬帆的导演杜琪峰,又赶来送别许绍雄,眉宇间的疲惫与心痛,是那个黄金时代正在远去的缩影。

这场“不听话”的追悼会,用一片花海和一双双红肿的眼睛,无声地宣告了许绍雄的“江湖地位”。
这种地位,不是靠名气和权力得来的,而是靠他日复一日的与人为善、靠他在片场带给每个人的温暖、靠他那份发自骨子里的真诚换来的。


“配角”的戏与“主角”的人生
那么,许绍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能让整个香港娱乐圈为他“破例”?答案,藏在他长达53年的演艺生涯和更长的人生里。
首先,他是个真正的硬汉,2024年确诊肾癌,他没发一条朋友圈,没向任何人卖惨。
接受肾脏切除手术后,他只是平静地告诉朋友:“老了,有点毛病正常啦。”
然后稍作休养,便立刻回到剧组拍戏,瘦削的身形甚至被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为角色减重。
他把病痛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活得比谁都通透、坚韧。

其次,他有着鲜为人知的显赫家世,却活成了一辈子甘于奉献的“绿叶”。
很多人不知道,许绍雄出身广州“第一家族”,太公许应骙是慈禧的干儿子、官至一品,姑婆是鲁迅的夫人许广平。

这样的背景,足以让他在任何地方都活得轻松,但他偏偏选择了最脚踏实地的一条路。
考入TVB艺员训练班,从跑龙套开始,演了几百部戏,几乎全是配角。
他从不拿家世说事,甚至自嘲是许家的“乞儿”,他说:“祖先的成就是祖先的,我的路要自己走。”这份清醒与谦卑,在浮躁的演艺圈里,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而最关键的,是他那份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央媒之所以会为一位香港的“配角”演员发文悼念,绝不仅仅因为他塑造了“欢喜哥”。
在央视网置顶的一则视频里,许绍雄用他那独特的嗓音朗诵着“侨批”,一句“巧儿吾妻,见字如面”,声音中的哽咽与深情,瞬间将那段承载着家国记忆的历史拉到了眼前。
这展现的,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文化根脉的认同与敬畏。

所以,当所有线索都汇集在一起时,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许绍雄的“江湖地位”。
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
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戏大过天”,什么叫“人品为王”。
他虽然总演配角,却活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主角”人生。
那场“不听话”的追悼会,不是对他遗愿的冒犯,而是所有人用自己唯一能想到的方式,去送别这位给过他们温暖与欢笑的“欢喜哥”。
欢喜哥,一路走好。你留下的笑声,会永远回响在我们心中。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