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星岩
玉屏岩、天柱岩爬山
是怎样的感受?
来看看他的登山随感!

登山随感
作者:李世伟
登完最后一级石阶,立在摘星亭里凭栏远眺时,暮色已缓缓合拢。风从湖上来,带着水汽的清凉,拂过汗湿的额发。整座七星岩静下来了,而我的心却像被什么充满,鼓荡着,想要说与你听。
这趟重阳登高,我连续走了两座岩山——玉屏岩、天柱岩。它们如北斗七星中的两粒,错落在这片被称为“人间北斗”的山水间。

△拍摄、制图:谢有锦
玉屏岩自古为道教名山,山上有三仙观、玉皇殿等庙宇。从山脚的集翠亭开始登山,初登就觉翠木参错,苍翠欲滴,沿途会惊叹这悬崖峭壁,也有古木参天!登山道上沿途有十友亭、状元碑、三仙观、仙人脚印、八音石、含珠迳、玉皇殿、待月台、小石林、一线天、马鞍亭等众多胜迹,一路拾级而上,也浑然不觉费劲。

一株假苹婆的说明牌映入眼帘,它鲜红的蓇葖果,裂开的果壳像一只只丹凤眼,静静地望着人间。那一刻我忽然懂得,我们攀爬的不仅是山,更是一条与往圣先贤悄然重合的路。
在岩石的怀抱里,藏着植物们的静默史诗。它们的名姓都极富诗意。有两百多年的古树鸡蛋花群,树形敦厚,落花却色泽温润如煮熟了的蛋黄,捡起一朵,香气清冽;圆叶乌桕的叶子在秋意染上边缘,像给青翠镶了一道金边;还有紧贴着岩石生长的长毛报春苣苔,是它让我们的“玉屏峰”上了《中国植物志》,它叶片肥厚,在4月中旬常能在背光的石缝里看到淡紫色的小花,那是属于幽境的、不与人争的绚烂。当然还有很多如铁榄、黄梨木、千里光等等,它们不言语,却教会我何为坚韧,何为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安然生长。

△西江1号 摄
在玉屏岩,我遇见了那场四百年前的细雨。只见石壁上刻着:“细雨濛濛出云烟,攀䕨扶葛玉屏颠。南望环湖沙笼翠,银波万顷水中天。”指尖轻抚过冰凉的刻痕,那蒙茸的细雨便仿佛穿越时空,落在了今天。

△玉屏叠翠。谢有锦
而天柱岩的攀登,是一场向上的朝圣。石阶陡峭,需调动全身的气力。喘息声混着心跳,在静谧的山峰里显得格外清晰。这并非苦楚,而是一种释放,将城市里的纷扰与浊气,一口一口地吐纳出去。及至峰顶,踏入“摘星亭”的那一刻,所有疲惫瞬间被清风席卷而去。眼前是万顷银波,远方是连绵翠色,与另一座岩顶的“揽月亭”遥遥相望。

△天柱岩上的摘星亭 西江1号 摄
“摘星揽月”——这不仅是豪情,更是一种温柔的信念。它告诉我们,那些高悬于天际的美好,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你愿意迈开脚步,付出汗水,便能将星月之辉,纳入胸怀。

△天柱摘星。林肇文 摄
在城市里忙碌的年轻朋友们,我想把这份感受传递给你。当你觉得倦了、闷了,不妨来此登临。来触摸一下这亘古的岩石,辨认一株从未见过的花草,读一首刻在石上的无名诗。在这里,你放下的不仅是疲惫,更是那个被各种身份标签束缚的、紧张的自己。你会重新发现,你的呼吸能与山风同频,你的心跳能与这片土地的脉动共振。

△天柱岩上郭沫若题诗 原石

这个重阳,我在七星岩登顶,
不仅为家人祈福,
也为每一个热爱家乡、走向自然的你祈福。
愿我们都能在攀登中,
在自然的怀抱里,
找到向上的力量。
◆ 编辑:邹泳琪
◆ 一审:龙爱文 陈楚
◆ 二审:邓俊丽
◆ 三审:童益南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