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数字经济项目签约会暨数据产业主题推介活动在天津举行
昨日,在数字经济项目签约会暨数据产业主题推介活动现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河北区、津南区四个特色区域,围绕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定位,积极开展交流推介。
其中,天津港保税区具备智慧港口、数字产业集群良好基础,兼有数字贸易、数据跨境创新优势;滨海新区高新区突出信创等高端产业体系完善、数据要素龙头企业聚集等硬核实力,展示人才、金融、园区等资源优势;河北区依托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天津区域总部两大特色招牌,积极招引人工智能、数据以及智能车联网等产业聚集;津南区则结合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海河教育园、医疗教育配套等方面优势,邀请企业、人才入驻。各区域以开放姿态为企业提供丰富选择,诚邀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共同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添秤赋能。
天津港保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局)局长 李金辉
搭建“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
作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天津港保税区目前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近年来,保税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个协同平台,支撑100余个应用一体化运行,实现千兆网络全覆盖并与超算中心专线连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成效显著,联合金融机构搭建生态体系,拥有3家国家级卓越工厂、19家市级先进的卓越工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千亿元,集聚核心规上数字经济企业超300家。人工智能领域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联合企业开发大模型应用。数字贸易方面,创新仓单质押、产能预售模式,搭建了跨境数据服务中心和服务贸易窗口,将企业填报项精简,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李金辉局长在推介环节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贸易等方式,与上合国家之间搭建‘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重点推动数字贸易园和跨境数据港建设,其中,数字贸易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环境良好。跨境数据港汇聚了神州租车等大量数据资源丰富的企业。最后,我们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正在探讨搭建离岸数据中心,推动‘来数加工’及‘外数中算’模式在天津落地发展。”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经济促进局副局长 于磊
聚力数字经济 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于磊副局长介绍,滨海高新区构建了“1+1+3+X”产业体系,其中新经济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2024年实际营收突破千亿元。该产业聚焦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绿色经济五大方向,吸引了360、抖音、云账户等知名企业入驻。
在数据要素领域,高新区重点布局智慧出行、安防、无人机、医疗健康、数字文创等领域,未来将围绕四大方向发力:一是发展高端数据标注产业;二是推动AI辅助训练与标注技术融合;三是结合自贸区优势开展数据跨境流通业务;四是依托北方大数据交易平台和协会的力量,推进数据入表和融通交易。
目前,高新区已建成2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和10家国家级孵化器,可提供超7万平方米“拎包入住”型产业及办公空间。于磊表示,作为天津市科技创新政策最集中的区域,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河北区数据局局长 杨天虎
深耕数字经济服务业 借力上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北区锚定现代服务业升级版,聚焦数字经济、航运经济和商贸文旅,持续深入探索。”杨天虎局长表示:“我们围绕‘算力和数据’两大基础要素以及‘车联网’这一重要应用场景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服务业,努力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创新试验区。”
深耕算力赛道、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数据赋能、培育数据产业,打造示范场景、培育智能车联网产业,是河北区数字经济服务业的三大主攻方向。其中,自华为落地河北区以来,集聚华为生态伙伴近百家、主营业务收入超25亿元,带动人才就业超5000人、2024年区域经济贡献破千万元,2025年一季度区域经济贡献已超2024年全年。算力方面,天津智算中心的商业模式和带来的产业价值越发凸显,商业模式上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智算中心通过服务伙伴能力的开发,已经成功为10条天津市重点产业链赋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河北区一方面通过算力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激发企业积极性,另一方面从企业落地支持、技术创新激励、平台建设扶持、产业生态培育等多个维度精准施策,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上合论坛的举办对河北区具有深刻影响。”杨天虎说,“河北区期望能够通过上合这个重要窗口,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集聚天津、落地河北区,共同推动河北区及天津市数字经济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津南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李文龙
为数据企业提供 “拎包入住”式发展条件
李文龙局长表示,津南区以开放的政策环境、充沛的人才储备、成熟的产业生态,为数据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发展条件。
李文龙局长提到,规划建设的津雄高铁将在津南设站,距中心城区11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12公里,到北京仅需1小时车程。目前,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的天开智慧小镇天工园开工建设,9月底主体竣工,目前已累计引进企业677家。津南区数字经济规模逐年攀升,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营收位列全市第三。
今年5月,百度数字产业创新基地落地津南,目前已形成以百度数据标注为龙头的数据标注产业生态。近期,天津市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基地将在津南揭牌,联通智能数据标注(天津)基地也将落地津南。
近年来,津南区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围绕金融、科技、数据、人才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举措。津南区投促局践行“产业 第一、企业家 老大”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了“揭榜挂帅”“机会清单”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科教资源丰富的津南区拥有2所国家“双一流”高校及13所高等高职院校,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拥有3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建有海棠科创园等各类载体空间。同时,人力资源也很丰富,拥有两院院士30余名,在校师生18万名,每年输送超2万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为数据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并为优秀的企业家在孩子上学、员工落户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可以说,为数据企业提供了“拎包入住”式发展条件。(记者 张艳 李文博 苗娜 安元 摄影 记者 赵建伟)
(来源:今晚报)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