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说中医|这款潮汕早餐的主角,原来凝聚了千年医学智慧

品味中医药的前世今生,感受古人的“草木情怀”。


由央视推出的纪录片《本草流芳》分别选取人参、石斛、芍药、甘草、益母草、灵芝、枸杞、葛根、当归、黄连十味中草药,从植物溯源、考古发现、典籍记载、民俗传承、食药同源、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生动展现本草所凝结的中华民族生命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


本期的胡博士说中医,让我们跟着《本草流芳》的步伐,一起来探秘益母草的本草智慧。


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益母艾、苦草、坤草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在《神农本草经》中,益母草名为茺蔚子。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主明目,益精除水气。治血逆大热,头痛,心烦。久服轻身。茎主治瘾疹痒,可作浴汤。一名益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之为“血家之圣药”。《本草纲目》提到,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


益母草用于治疗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因此,益母草还有个别名叫坤草。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益母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子宫在正常状态下,益母草能够使子宫收缩,有利于产后子宫内膜损伤的恢复和再生;如果是子宫痉挛的时候,益母草可以使子宫松弛,达到止痛的作用。


益母草猪血汤


在别处是常用中药,到了潮汕人手里,就意外开发出了益母草的美食属性。



汕头地区独特的益母草种,在15-20天的嫩芽期,会迅速长出茎秆,叶片中的生物碱等药用成分含量还比较低,茎叶表皮细胞也没有形成角质化外层,因此也没有成熟后的苦味,只保留了益母草特有的清香。在它还没来得及成为真正的药之前,就以鲜嫩可口的青菜模样,端上了潮汕人的餐桌,


清湿解热的益母草,搭配上猪血汤,就成为当地人最爱的特色早餐之一。


潮汕人认为早上吃猪血能够清肠道,猪血血中含铁量较高,而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多吃些有动物血的菜肴,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并能有效地预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


益母草膏


6月,益母草开出紫色或者白色的小花,取地上部分切碎,加水熬煮成黏稠的清膏,滤出药渣,再加红糖混匀,继续熬煮成膏状,制法简单,便宜实惠,并且中和了益母草的苦味。



中医经典膏剂药方益母草膏,不仅可以缓解产后出血,还能调理月经,一直都是畅销不衰的妇科良药。


中医理论认为,益母草膏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症见月经量少、淋漓不净,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此外,益母草的叶片、茎、花和种子都可以入药。例如益母草的种子可以提炼益母草油,具有软化皮肤,消炎止痒的功效。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觉得文章不错?点击【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养生   潮汕   早餐   中医   千年   主角   智慧   医学   胡博   益母草   猪血   本草   产后   子宫   本草纲目   苦味   叶片   李时珍   葛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