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关键窗口期!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支招阻断疫情传播链

国庆中秋假期返程高峰与台风“麦德姆”过境叠加,让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进入关键窗口期。针对这一特殊形势,10月9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何剑峰,他从专业视角解读当前防控重点,为公众科学防疫提供指引。

“快”字当头,“广”覆盖

记者:从传染病防控专业视角看,假期返程高峰与台风“麦德姆”过境叠加为何会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窗口期?

何剑峰:台风对伊蚊孳生地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其大量、广泛产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记者: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比登革热快两到三倍,这对爱国卫生大行动的效率和覆盖面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何剑峰:行动的核心要求就是“快”,需采取闪电式快速行动——必须在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启动孳生地清理工作,且清理要彻底,尽快降低传播风险。

覆盖面方面,孳生地清除需实现“全覆盖”:

清积水、管绿植、杀成蚊

切断传播链

记者:为何“清积水”是关键的防控手段?

何剑峰: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而伊蚊完全依赖水繁殖后代。清积水,本质是清除伊蚊的产卵场所,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这是防控的治本之策。

伊蚊尤其偏爱在小型、干净的水体中产卵,家庭内常见的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屋顶存在积水的各类容器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容器,都是伊蚊孳生的“理想产房”。因此,必须坚守“无积水,不孳生”的基本原则,将“翻盆倒罐”作为最经济有效的长期防控策略。

记者:为何水生植物会被纳入管理范围?

何剑峰:水生植物是伊蚊非常偏爱且重要的孳生地,原因有三点:

一个长期不换水的水生植物容器,足以完成蚊群“从孳生到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因此,清理积水、规范管理绿植,相当于“断其口粮、毁其产房”。

统一时段消杀

提升灭蚊效率

记者:近段时间,江门持续在全市范围开展爱国卫生大行动,安排全市统一消杀时段(上午7:00-9:00、下午4:00-6:00)。为何要统一行动开展灭蚊消杀?

何剑峰:统一消杀时段的设置,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

因此,开展统一行动的灭蚊消杀,是应对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的必要紧急措施,能快速减少环境中伊蚊成蚊的数量,让蚊子“无处可逃”。

记者:为什么废弃、空置的房屋会成为蚊媒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何剑峰:废弃、空置房屋多为低矮、露天环境,是伊蚊孳生的高风险点,主要问题集中在两点:

针对废弃、空置房屋的防控,除了清除积水、扫除垃圾,还可在室内墙壁2米以下区域、墙角及杂物表面喷洒长效消杀药剂,形成持续灭蚊的药膜,清除防控隐患。

警惕聚集感染

早处置早阻断

记者:为何基孔肯雅热易出现“一人确诊,全家遭殃”?出现疑似症状应该怎么做?

何剑峰:相关数据显示,约80%的基孔肯雅热感染发生在居家周边,一旦家中出现病例,往往很快会出现全家感染的情况,核心原因有三个:

若市民突发高热(体温超过39℃),且伴随严重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按医嘱接受核酸检测。同时,及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杀,保护身边人免受感染。早诊断、早报告、早采取防蚊隔离措施,是阻断疫情扩散的关键。

记者:针对日常防蚊,建议市民采取哪些措施?

何剑峰:市民日常防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END—

来源:江门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疫情   关键   首席专家   窗口期   积水   灭蚊   水生植物   容器   记者   时段   蚊子   台风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