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和蒙牛联手搞的鲜菲乐,最近彻底凉了,两家合资的可牛了乳制品公司进入清算流程,这牌子从2020年登场到2025年退场,满打满算没活过5年。
有意思的是,它在北美的“双胞胎兄弟”Fairlife卖得风生水起,反观鲜菲乐,不仅在中国市场没站住脚,退场后也就只剩少数老用户在社交平台怀念两句。
鲜菲乐的底气其实挺足,毕竟它的“模板”Fairlife在北美是真能打。
2015年上架的Fairlife,靠膜过滤提纯工艺主打“高营养”,8年时间营收翻了9倍还多,直接突破10亿美元大关,把可口可乐的高端乳品业务拉着一起涨,说是可口可乐近年最成功的投资都不为过。
可能是看着Fairlife太成功,可口可乐2020年干脆拉上蒙牛合资,想把这套模式复制到中国。
当时中国乳业正往高端化转,低温奶又是热门赛道,按说这步棋不算错,用中国本地奶源加全球工艺,打造“中国版Fairlife”鲜菲乐,怎么看都该火。
首先是消费者搞不懂它的“超滤工艺”,听着挺玄乎,实际不知道好在哪,再就是价格实在太高,195毫升卖11块9,710毫升要34块9,比别的低温白奶贵出一截。
本来想靠线上打折拉销量,结果赶上疫情,货没卖出去多少,价格先乱了套。
高端品牌最怕的就是乱价,鲜菲乐的品牌形象就这么一点点磨没了。
2022年初一线城市商超里就见不到它了,2025年彻底清算也不算意外。
其实鲜菲乐不是产品不行,而是犯了不少高端品牌的通病,理念太新、价格太贵、产品还少,加上成本高、货损多,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说白了,它拿着北美市场的“标准答案”来中国答题,却没搞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栽跟头也就在所难免。
鲜菲乐没做成的事,被一个叫必如的小公司做成了,就是它家的冰博克。
本来想这牌子2019年刚推出时,也没多少人看好,同样是膜过滤提纯乳,蛋白质含量飙到6.2克每百毫升,比当时市面上的低温奶高不少,1升装卖48块,还被调侃成“牛奶中的爱马仕”。
但冰博克没走鲜菲乐的老路。
它没去抢商超渠道,反而盯着精品咖啡馆、喜茶这些地方,把自己当成奶茶和咖啡的原料。
比如和咖啡品牌一起做Dirty咖啡,冰博克的浓醇口感让这杯咖啡成了爆款,不少咖啡店都把它当成必用原料。
这种“隐藏打法”比硬推零售聪明多了,消费者喝到好喝的咖啡,自然会注意到背后的冰博克,慢慢就接受了它的价格和定位。
2023年之后,茶饮成了年轻人出门必买的东西,冰博克又抓住了这个机会。
像CoCo都可就用它替代基底乳,主打“0植物油、0氢化、0植脂末”,既提升了奶茶的奶香,又打消了消费者对健康的顾虑。
就这么着,冰博克从咖啡店火到奶茶店,慢慢也走进了消费者家里,近一年光是必如天猫旗舰店,冰博克就卖了13万多件,GMV达566万元,还跟悦鲜活、每日鲜语一起挤上了天猫低温乳品销售榜。
冰博克能成,其实和之前恒天然的路子有点像。
2017年恒天然帮喜茶做2厘米厚的芝士奶盖,当年就卖了2亿个,核心就是找对了市场需求。
冰博克也是如此,它没纠结“高端牛奶该怎么卖”,而是想“中国人在哪喝牛奶”,跟着咖啡、茶饮的热潮走,自然就踩中了市场的点。
更有意思的是,冰博克还带火了整个提纯乳赛道。
2020年法国优诺推出4.0、5.0牛奶,2022年伊利金典搞出“超6系列”,今年2月光明也推出了优倍5.0超鲜牛乳,越来越多乳企开始加码这个品类。
如此看来,冰博克不仅自己活下来了,还帮整个行业找到了新方向。
回头看鲜菲乐和冰博克的对比,其实答案很明显:鲜菲乐靠巨头资源,却迷信北美经验,没摸透中国市场的需求,冰博克没那么多资源,却找准了咖啡、茶饮的场景,一步步打开市场。
毫无疑问,在中国做高端乳品,光有巨头背书和先进工艺还不够,懂本土化才是最关键的,毕竟再强的“外来和尚”,也得会念中国市场的“经”。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