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东凤镇同安村同德科技园动工建设。镇领导班子成员,镇工科商务局、城建中心有关负责人,市、镇“工改”工作组以及各村(社区)书记参加活动。
据了解,同德科技园所在区域原为一片低效工业用地,面积23.76亩。改造前地块上盖建筑为2000年建成的单层锌铁棚厂房,容积率仅0.7,合计年产值487万元、年税收33万元,原有低效业态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市、镇“工改”政策支持和工作组的指导,同安村积极把握改造机遇,通过“集转国”政策完成用地报批,成功办理国有工业用地使用权证;采用村经济联合社自主改造模式,投入超7000万元拆除旧厂房,新建两栋7层(总高49.8米)高标准工业厂房,总建筑面积达43400平方米,容积率提升至3.0。
本次改造的关键推动力,源于与同德科技园“同根同源”的万洋科技城项目。作为“孖生兄弟”项目,万洋科技城的率先启动,不仅为同安村集体经济带来土地差价收益补偿,更直接为同德科技园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动资金,显著带动了整个片区“工改”进程的提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9500万元、年税收712.8万元,较改造前分别增长约20倍和21倍,集体收入实现3倍提升。同时,改造将推动低效业态转型升级,新增大量就业岗位,有效改善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未来,在万洋科技城的持续带动下,该区域有望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为东凤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动工仪式上,同安村、项目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代表分别发言,详细介绍了项目规划、建设安排等情况。
同安村党委书记梁程生对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同德科技园的顺利动工既离不开市、镇两级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周边环境,改变以往“低矮小”的形象,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发展空间,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施工单位代表在表态发言中承诺,将科学安排工期,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与同安村及各参建单位密切协作,统筹推进工程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监理单位代表表示,将严格遵循“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原则,全力以赴做好质量管控、进度管理和协调服务,认真履行监理职责。
镇党委书记邹小龙代表镇党委、镇政府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与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谢。
他指出,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四个半年”计划,持续深化集体和私人低效用地改造升级,以“工改”带动技改,以技改驱动数字化,以数字化赋能产品质量提升与生产成本降低,助力企业行稳致远,推动全镇经济指标实现稳中向好、整体转优的发展态势。同德科技园项目与万洋科技城项目作为同安北片区发展至今的两大重要成果,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与心血。此次同德科技园项目的正式动工,不仅是同安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的重要标志,也意味着东凤制造业资本迎来新的跃升,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的重要契机,是对全镇“工改”工作的全面动员与再部署。
他强调,要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深入推进“工改”,对标湾区一流园区,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新型产业园,实现退让空间合理、路网系统规范、停车配套充足、消防设施完善、环境品质优美,切实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对数字化生产线的适配性、对国际化验厂要求的契合度。要通过高标准厂房建设,积极引进先进产能,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助力企业降成本、增订单,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形态优化和集体发展共识提升。
要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既要加快推动“旧棚退场”,又要有效实现“引鱼过塘”,更要始终秉持“还是觉得你最好”“每天爱你多一些”的服务理念,真诚响应企业诉求,积极协调解决道路交通、用工保障等实际需求,做到有求必应、有需必回、全力以赴。
要为企业打造优质生活配套环境,坚持“工改”与村民依法建房“两手抓”,依法严厉打击非法买卖村集体土地、抢建超高超大出租屋等行为。同时,主动做好村民依法建房的引导与服务,推动实现村庄房屋整洁美观、企业形象整体提升、道路畅通整洁、环境优美宜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集聚发展,真正实现既有强劲的经济发展动能,又有普遍可感的公平正义。
自2022年全面推动镇村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以来,东凤镇多个村(社区)积极通过“工改”壮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民乐、小沥、伯公、同安、安乐、东兴、东和平等村(社区)已启动集体低效用地改造,总占地面积约250亩。其中,民乐社区和小沥社区的项目已于2023年封顶,建成高标准厂房约15.3万平方米,并已完成全部招租,为集体增加年收入超2500万元。伯公社区一期项目已封顶,建筑面积约34000平方米,目前正进行内部装修。安乐村聚源、永丰两个工业园正加紧建设。东和平村创晖科技园处于规划报建阶段,东兴社区清乐华项目已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正在洽谈合作。此外,永益、和泰等村也在积极谋划改造工作。
我镇越来越多的村(社区)集体参与“工改”,充分反映了基层对“工改”政策的认可与支持。大家期望通过“工改”,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切实提高集体收入,改善人居环境。
编辑 | 卢思婷、刘睿
一审 | 谢银英
二审 | 余丽霞
三审 | 刘佳
来源 | 东凤镇城建中心、东凤镇同安村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