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又来微博“营业”了,这次他念叨的“心头好”,还是Redmi K90。
“Redmi K90是不是越来越有旗舰气质了?”10月27日清晨,小米CEO雷军在微博上抛出这个灵魂拷问,瞬间点燃了科技圈的热情。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新品宣传,而是一个品牌自信的宣言。

就在四天前,Redmi K90系列正式亮相,起售价2599元,顶配版5499元的价格区间,以及与兰博基尼赛事部门联名的冠军版设计,无不彰显着这个曾经主打“性价比”的品牌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蜕变。那个曾经是无数年轻人第一部手机、帮他们省下生活费的品牌,如今推出的旗舰机型,价格已然让人需要掂量一下。
更值得玩味的是,Redmi此次还进行了一场精密的“内部换防”,Turbo系列接棒中端市场,K系列则轻装上阵,全面冲击高端。这一战略调整背后,是一个承载着小米重要销量的核心品牌,正式开启的旗舰化转型之路。
01
双系列分档作战
Redmi近期的市场策略堪称精妙。新发布的K90系列呈现出清晰的产品分层:标准版以2599元起价稳守中端阵地,而Pro Max版则以3999-5499元的价格带,首次将Redmi品牌拉入了高端阵营。


这场“向上突围”并非孤军奋战。Turbo系列已经悄然接过了性价比的大旗,即将推出的Turbo 5全球首发天玑8500芯片,以金属中框和1999元起的定价,牢牢守住2000-3000元档的优势阵地。
至此,Redmi完成了自我的阶层跨越:Turbo系列继承了“帮你省钱”的衣钵,而K系列则奔赴“让你惊叹”的远方。
这种“双系列分档作战”的布局既回应了华为麒麟芯片下放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巧妙地填补了小米主品牌冲击6000元+市场后留下的4000-6000元空白地带。
02
市场用钱包投票
市场的反应总是最真实的。K90系列首销当日销量突破13万台,其中Pro Max版本占比高达45%,较上代Pro机型增长20%。这个数字背后,是消费者对Redmi高端化路线的初步认可。
不过,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K90标准版12+512GB版本以3199元的价格亮相时,立即引发了市场争议。面对这一情况,雷军展现出了敏锐的市场嗅觉,他在10月24日紧急回应,直言“内存涨价太多”,同时宣布首销月直降300元至2899元。

这一“诚意调价”的举动,成功地将潜在的危机转化为了营销契机。
03
雷军的细节背书
在产品推广层面,雷军亲自下场为K90的旗舰气质背书。他在微博上不厌其烦地强调工艺细节:K90采用与iPhone 17同源的一体化冷雕玻璃工艺,经过41道精密工序打造出独特的光哑共生质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块6.59英寸的“黄金尺寸”屏幕,在保障视觉体验的同时,极大提升了握持手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与卢伟冰在发布会上重点讲解Pro Max版本的动作形成完美呼应,凸显出小米对K系列高端化的重视程度。

04
音频的体验与突破
Redmi此次还与全球音频巨头Bose达成了深度合作,由Bose为K90 Pro Max量身打造了三扬声器声学系统。这一创新突破手机紧凑设计的限制,通过全链路2.1声道的构建,让高品质低音首次出现在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中。

卢伟冰在发布会上更是放言要“挑战所有手机的音频体验”,这份底气不仅来自于技术突破,更源于Redmi向高端市场进军的坚定决心。
05
Redmi的双重使命
在小米的生态体系中,Redmi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集团的“走量压舱石”,2013-2022年全球销量突破10亿台,支撑起小米的基本盘;如今,它更肩负起高端化“冲锋队”的新使命。
这恰恰解释了其价格的变迁:它必须一面坚守“让更多人用上”的初心,一面追求“让更多人向往”的野心。
数据显示,小米17系列的Pro Max版本占比达到45%,印证了其在高端市场的突破。而K90 Pro Max的适时补位,使小米形成了“主品牌守6K+、Redmi攻4K+”的立体防线。
这种布局既能通过Redmi消化供应链成本上涨的压力,又能借助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培养潜在的高端消费群体。
回过头来看雷军那个清晨的发问,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K90的旗舰气质不仅体现在321万的安兔兔跑分、7100mAh大电池等硬核参数上,更源于Redmi从“性价比焊门员”到“高端破局者”的身份蜕变。
这场转型能否真正成功?或许正如首销数据所暗示的那样,用户正在用钱包投出自己的一票。
而Redmi的这次蜕变,无疑为中国手机市场的高端竞争格局增添了新的变数。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