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五一到来##集五一旅行邮票##历史##涨知识##全新智己L6全国试驾开启#
在战争中,什么阶段最煎熬?
有人说是双方僵持时的坚守,也有人说是拼尽全力的最后一口气……
答案都不是。最煎熬的,是抉择!
打,还是不打?没有人能判定结局,但又必须说服自己相信胜利,纵使实力悬殊,纵使败迹已露,纵使心虚怯战……
五千年前的涿鹿大战前,面对蚩尤这样的满级战神,黄帝又承受了怎样的煎熬呢?
蚩尤,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是当世战神,也是黄帝的宿敌——他活着是一个传奇,死去是一个神话。他究竟有何魔力?
在上一篇中咱们提到,蚩尤这位五边形战士,无论单兵作战、战术素养还是军事实力,对黄帝乃至整个时代来说,都具有碾压式的优势。但这些还不足以构成黄帝的“死劫”,真正令他感到窒息的是这个男人身上的谜团。
在当时,蚩尤有一个恐怖的绰号——打不死的战神!
更恐怖的是,这个绰号竟然是从敌人口中传出来的。
据说,有一次,中原一个小部落杀死了蚩尤,以为大败九黎族,简直欣喜若狂。正准备篝火欢庆时,只见那窜起的火苗细如长舌,山谷为口,呼啸连连,仿佛玄青的夜色中有一只来自地狱的大手伸了过来,要将所有人攥在掌心。紧接着,一阵车辚马嘶……
众人透过那颤抖的光晕,见到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此时有人惊呼:
“九黎人,是九黎人回来了!”
“是蚩尤,蚩尤又活了……”
原来那伙人的装备竟与日间的九黎大军一模一样,更可怕的是,领头的是一个“铜头铁额”的男人。
那是蚩尤的战甲!
中原部落这边,不屑说,仗还未打,已经吓得四散奔逃了。九黎族就这样成了“不灭军团”,而蚩尤也成了“打不死的战神”!
说到这里,列位不免要问,蚩尤真能“死而复生”吗?
怎么可能?不过是对手在自己吓自己!
事情是这样的:
九黎族由于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部队装备精良,很多统领不仅穿着铠甲,还戴上头盔,素有“铜头铁额”之称。除此之外,还配有戈、矛等长武器。
统一装备的最大优势就是——迷惑敌人。误会就是这样发生的。
其实,此“蚩尤”非彼“蚩尤”。那个中原部落再次见到的“蚩尤”,并非日间所杀的那一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九黎族,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由于部族人口众多,为了便于统领,将全族人口分成了九个大部落,每个部落又细分为若干小部落,这样自上而下,可以高效地调度管理。
然而有意思的是,每个部落的酋长都叫“蚩尤”。这一点与中原部落不同。咱们试想,名号一样,武器装备、铠甲头盔也一样,难怪中原部落会误会。
此为后话。开战之前的黄帝也同样不知情,也同样困惑于蚩尤“死而复生”的神奇能力。他该如何应对呢?
蚩尤的确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男人。从一路北上中原,到驱逐炎帝、自封共主,几乎没有遇到太大阻碍,仿佛是天命所归。
要知道炎帝是堂堂共主,不仅拥有正规军,还有一众小弟拥护,要撼动这棵大树着实不易。但蚩尤做到了!
当然,除了天时,还有地利。涿鹿一带多山多河,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地貌——谷。
这种地貌四面环山,中间有河,水中升腾的热气聚集,形成水蒸气,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雾。若论景致是极好的,但行军打仗却是糟糕透顶。
冷兵器时代,战争主要靠厮杀,倘若连对手都看不见,还厮杀什么呢?所以与蚩尤初交手时,黄帝军团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雾侵扰,苦不堪言。
《志林》中曾记载,黄帝对蚩尤“九战九不胜”。当然在其他典籍中却鲜有这么明确的表述,但大都记载了炎黄联军被九黎大军压制的情节,其中就有大雾迷阵一类的说辞。
然而,对于黄帝来说,大雾并非不可破解,真正的地狱级难度来自炎黄部落自身。
什么是至暗时刻?
很多人会脱口而出——黎明前的黑暗。
对于黄帝来说,这个黎明不仅漫长,还充满了磨难。
恐怖的蚩尤,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占尽了天时和地利,在冷兵器时代,完全是一个巨无霸式的存在。加之神乎其神的战术,“打不死”的传闻……简直是“人魔”。
我们不怕面对强大的对手,但怕的是,对手没破绽,没有突破点。
况且当时两大军团的技术代差极大,黄帝必须弯道超车,否则一点机会也没有。这就逼得他不得不寻求外援。
据一些史籍记载,黄帝拉来了风后,制造了指南车;拉来了应龙,打水战;还拉来了夔牛做鼓……经过一番改革,不断加持外挂,才艰难扭转了战局。
此为后话。黄帝明知各种劣势,仍然敢于同蚩尤开战,一来说明当时情势紧张,二来也说明无论是黄帝个人还是炎黄军团,都需要一场战争。
为什么说,涿鹿之战既是形势所迫,也是黄帝和炎黄联军的集体选择呢?
今天我们有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彼此和睦相处,这是因为自汉朝匈奴内迁开始,不断地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漫长的时间积淀来筑底;但在五千多年前就不同了。
那时,一个部族就是一个部落的时代,各部落之间从生活习惯到文化图腾都不一样,内心的认同感是很难形成的,黄帝收编了炎帝部落后,搞民族融合的难度可想而知。
阪泉大战后,尽管炎帝臣服黄帝,甘愿成为炎黄联盟的二把手,但他手下的将领、民众未必真心臣服。
一来,当惯了老大的骄兵怎么甘心当老二?如果不是碰到了黄帝军团,他们还是当世第一,还是自己说了算。
二来,民众中间也难免不心生怨怼。让一群城市仔听农村人的调配,心里能是滋味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图腾就是信仰的一个化身。黄帝族的图腾是龙、熊,而炎帝族的图腾是牛、火等。两族的图腾相去甚远,强行融合很难。
尽管《史记》中载,黄帝“三战,得其志”,摘掉了炎帝族的图腾,但只是摘掉了外在的符号,真正刻在炎帝族人心中的图腾是很难摘掉了,是需要几代、几十代人不断地融合,不断地进行民族认同后才能实现融合。
然而,蚩尤和当时的大环境都没有给炎黄联盟这个时间。
炎黄联盟内部存在诸多问题,联盟并没有想象中的坚固。一旦发生战争,黄帝的嫡系部队怎么安排,炎帝部落的军队驻守哪里?无论输赢,只要有伤亡,很容易激化内部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外力来加速内部融合,转化内部矛盾,而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战争。所以,对黄帝和炎黄部落来说,涿鹿之战是必打之战。
如此看来,黄帝似乎没有犹豫的理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争是血肉之战,有性命之忧,作为领袖必然要做万全考虑。那么黄帝是如何战胜蚩尤的呢?咱们下篇持续。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