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赞、评论、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王树国校长曾说:
“妈妈一定要经常问孩子七个问题,足以改变他的一生,一旦错过了就会终身遗憾。
“这七个问题呢,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要。
“第一,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这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
“第二,你觉得上学的好处是什么?这是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如果给你100块钱,你会怎么花呢?这是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帮助他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四,如果你来当妈妈,你会先让我玩呢?还是先让我写作业?这是在教孩子正确的换位思考。
“第五,如果你学习已经很努力了,还是考不出好成绩,这个时候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这是在培育孩子的反思能力。
“第六,如果有道题你答对了,但是老师可能讲错了,这个时候你敢坚持自己的答案吗?这是在培养孩子有主见。
“第七,你觉得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在帮助孩子建立对幸福的认知。”
王树国校长的这番话,点透了家庭教育的精髓。
这七个问题,就像七把钥匙,能打开孩子不同的成长方向,这可比分数重要得多,因为它们在塑造一个完整的人。
我亲眼见过一位邻居妈妈,她每周都会和孩子进行“心灵对话”,就用这七个问题。
三年过去,那孩子的变化让所有的老师都惊讶。
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她十岁的儿子最初回答“不知道”,妈妈便带他记录每天的“高光时刻”。
一个月后,孩子告诉妈妈:“妈妈,我发现自己好像特别会安慰人。”
去年校园欺凌事件中,他悄悄陪被欺负的同学回家,还组织班委成立了“守护天使”小组。
——认识自己,是自信的开始。
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上学的好处是什么?”
当孩子抱怨“上学没用”时,这位妈妈没有讲大道理,而是带他去菜市场、科技馆、建筑工地转了一天。
晚上孩子恍然大悟:“上学是让我以后有选择的权利,是选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选。”
从此,他的作业本上,再也不需要家长签名。
第三个问题:“如果有100块钱,你会怎么花?”
孩子列了三份预算:一份买书,一份请同学喝奶茶,一份存起来,等它生小钱。
妈妈顺势教他“需要”和“想要”的区别。
现在这孩子是班级的“财务部长”,管理班费井井有条。
——财商,本质是教会孩子驾驭欲望。
第四个问题:“如果你来当妈妈,你会先让我玩还是先写作业?”
孩子的答案出乎意料:“我会让你自己选,但选了就要负责。”
妈妈当场把决定权交还给他。
有次他选择先玩后写作业,熬到深夜才完成,从此真正理解了“责任”的分量。
——换位思考,是给孩子最好的情商课。
第五个问题:“如果很努力还是考不好,你的心情会怎样?”
孩子坦诚地说会想哭。
妈妈接着问:“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这次对话在期末考试时派上了用场:
孩子数学失利后,没有崩溃,而是平静地说:“妈妈,我知道哪里薄弱了,暑假我要专门攻克应用题。”
——能直面失败的孩子,才有能力赢得人生。
第六个问题:“老师讲错了,你敢坚持自己的答案吗?”
这位妈妈特意找来一道有争议的阅读理解题。
孩子查证资料后,鼓起勇气给老师写了张小纸条:“老师,这个答案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
第二天,老师当众表扬了他的独立思考。
——有主见不是叛逆,而是在真理面前不盲从。
第七个问题:“你觉得幸福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画了幅画:爸爸在修灯泡,妈妈在烤饼干,他在浇花,阳光洒进窗户。
这幅画至今还贴在他们家冰箱上。
每当家里有矛盾,他们就会看看这幅画——那是全家人共同守护的幸福蓝图。
最后的话
这些问题妙在哪里?它们不是在质问,而是在探寻;不是在说教,而是在播种。
每个问题,都在悄悄地为孩子搭一座桥——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认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从只盯着分数到理解人生的意义。
教育最神奇的时刻,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常的对话里。
当孩子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时,你能感受到他在思想上的快速成长和进步。
这些看似简单的发问,实际上在帮孩子建立一种内在的指引和判断力,就像为他们安装了一个导航系统一样。
就算有一天你不在他身边了,他也能找到自己该走的路。
最好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你期望的样子,而是帮助他成为他本该成为的人。
这七个问题,就是最好的开始。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