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看荷兰的“笑话”!中美谈成后,转头就给了荷兰一拳

荷兰这步棋彻底下砸了!

中美在韩国的高规格会晤,达成了不少共识,不少国家都松了一口气。但荷兰却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

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用罕见的《商品供应法》强行接管中企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还嘴硬说“怕紧急情况断供”。

结果中国直接用行动演示了什么叫真・紧急情况,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组件,全球8成车规芯片封装测试产能瞬间停摆。

德日车企立马梦回2021年芯片荒,大众连夜成立工作组,本田已经开始裁员。闻泰科技早有后手,这波反击藏着大底气。

被抢的安世东莞工厂缺晶圆?自有备胎顶上:上海临港的鼎泰匠芯是闻泰实控人旗下的晶圆厂,作为中国首座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总投资120亿,规划月产能12万片,目前一期3万片已量产。

其实2022年双方就签了供货协议,只是产能还在爬坡。更关键的是,闻泰早从2024年底被列入实体清单时就开始布局,卖掉起家的ODM业务,换安世系高管全面掌权。

35岁的新董事长杨牧9月底还带队在鼎泰匠芯开沟通会,摆明了要打通“晶圆-封装”全链条。现在东莞工厂虽因缺进口晶圆减了产,但本土替代的架子早搭好了。

全球车企的“中国依赖症”这下藏不住了。别以为缺的是高精尖芯片,安世做的是每颗0.3美元的基础元器件,可汽车的安全气囊、雷达里全少不了。

数据显示,240万种车载芯片里,30%的生产要过中国手,前五大元器件2/3离不开中国,36%只有中国能造。

大众、本田首当其冲,本田美国工厂已减产裁员,大众警告可能停产,日本车企协会急着呼吁“赶紧解决”。

德国更慌,汽车业一年丢了5.15万个岗位,想建电池厂、拉台积电建厂自救,可200亿投资一半靠补贴,还得担心环保组织找茬,2027年才能投产的工厂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事儿早超出了一家企业的恩怨。荷兰以为抢下公司能攥住技术,却忘了全球供应链早把“命门”留在了中国。

现在荷兰彻底"傻眼",中美直接谈妥了。美方宣布暂停50%穿透性规则,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之前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极限施压策略。

中国没刻意霸占市场,只是守住了全球化分工的位置,反而在基础芯片领域做到了领先。

欧洲要是真想不开,大可以关起门精进燃油车技术,毕竟有人就爱传统车的质感,可新能源浪潮里,靠补贴和保护造不出真正的竞争力。

接下来就看欧洲是选开放合作还是继续封闭,供应链会不会更乱,德国车企能不能扛住,咱们接着看。

#经济##我要上头条##上头条 聊热点##财经##美国##中国##荷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科技   荷兰   中美   全世界   笑话   中国   本田   芯片   大众   产能   工厂   欧洲   德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