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中国古代有句俗语"自古华山不上税",这话听着简单,背后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个未来天子,和一个道士下棋,结果输了一座名山!换作别人,早就气得跳脚,可赵匡胤却反而在那儿偷笑,觉得老道有点傻。
可谁想到,等他真当了皇帝,回头一看,整个人都傻了眼,忍不住大喊“上当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位老道,到底用了什么“套路”?
仙风道骨陈抟
华山自古被视为神仙居所,而陈抟便是这山中最神秘的隐士。
这位生于后唐、活跃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奇人,年轻时也曾怀揣功名梦想,参加科举考试。可惜金榜无名,一番挫折后,他看破红尘,选择了另一条路。
陈抟不是普通的隐士。他先在武当山苦修二十多年,练就一身本领。
这期间他读遍古今,参透天机,据说能预知未来,算尽世间祸福。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陈抟已经名声在外,被视为得道高人。
许多达官贵人慕名前来求教,可陈抟大多时候摆摆手,笑而不答。
他最终选择定居华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表面看他只是个卖桃子的老人,实则胸中藏着经纶韬略。
当地人常见他或坐在桃树下打盹,或站在崖边望远,有时一站就是大半天,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陈抟在华山收徒传道,教授养生之术与道家心法。
他常对弟子说:"人活一世,看透不看透,那都是一世。何必执着于名利二字?"弟子们听得一知半解,只有陈抟自己心里明白。
他的道行高深莫测,当地百姓把他视为神仙下凡。
有人说他能掐会算,能知晓人的前世今生;也有人说他能辨阴阳,懂天文地理。
这些传闻虽难以证实,却为这位山中隐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关于陈抟最广为流传的故事,便是他与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之间那场看似偶然实则命中注定的棋局。
一场意外相遇
后周世宗柴荣手下有员大将,名叫赵匡胤。
这人生得一副天子相,武艺高强,为人豪爽,深得士兵爱戴。
当时的赵匡胤还不知日后会成为开创大宋王朝的太祖皇帝,只是个领兵打仗的普通将军。
话说这一年秋天,赵匡胤奉命出征,途经华山。
那天天气异常闷热,赵匡胤骑马赶路,又累又饿。他让随行士兵先行一步,自己则独自一人在华山脚下寻找歇脚之处。
赵匡胤走着走着,忽然闻到一阵果香。
抬头一看,路边有个白发老人正在卖桃子。老人看上去七十多岁,胡须雪白,面色红润,眼神却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桃子堆在一个竹筐里,个个又大又红,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赵匡胤肚子正饿,见了这鲜嫩多汁的桃子,忍不住停下马来。
他二话不说,抓起一个就啃,一连吃了好几个,这才抹抹嘴,心满意足。这时候他才想起来该付钱了,摸摸腰包,哎呀,竟然忘记带钱了。
老人笑眯眯地看着赵匡胤,不急不恼,只是说:"将军吃饱了吗?"
赵匡胤一愣,心想:我穿着便装,他怎么知道我是将军?不过赵匡胤性格豪爽,没多想,直接向老人坦白自己没带钱,问能不能改日再付。
一盘决定华山命运的棋局
老人听罢,呵呵一笑:"既然将军没带钱,不如我们下盘棋如何?赢了免你桃子钱,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匡胤本就喜欢下棋,听了这话,爽快答应。老人从树下拿出一个简陋的棋盘和棋子,二人就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摆开阵势。
第一局很快结束,赵匡胤居然赢了。老人也不恼,点头道:"将军棋艺高超,这桃子钱就免了。再下一局如何?"
赵匡胤兴致正高,立马同意。老人提议加大赌注:"若是老朽赢了,桃子送你;若是老朽输了,就把华山送给将军。"
赵匡胤哈哈大笑:"老丈说笑了,华山又不是你的,怎么能随便送人?不过我赵匡胤行走江湖,向来讲信用,要是我输了,答应老丈一个条件便是。"
二人开始第二局。这次老人仿佛变了个人,棋风犀利,招招制胜。赵匡胤很快陷入被动,不多时就输得一塌糊涂。
老人收起棋子,意味深长地说:"将军不必担心,华山迟早是你的。只不过将来啊,还是要送给老朽。"
赵匡胤听得莫名其妙,心想:这老头是个疯了吧?我赵匡胤何德何能,怎会拥有华山?又怎么会送给他?但他向来爽快,随口答应下来,心想反正是句玩笑话。
临别时,老人送给赵匡胤几个特别大的桃子,说是路上吃。
赵匡胤道了谢,骑马追上了自己的队伍,把这事抛之脑后。他哪里知道,这场看似偶然的棋局,竟然埋下了影响数百年的伏笔。
皇帝兑现承诺,华山从此不上税
几年后的陈桥驿,黄袍加身,赵匡胤通过兵成为了大宋开国皇帝。
建立宋朝后,赵匡胤着手整顿河山。一日处理政务时,他忽然想起了华山那个卖桃老人和那盘奇怪的棋局。
现在回想起来,赵匡胤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那老人说华山迟早是他的,这话居然一语成谶!
如今天下都是他的,华山自然也归他所有。那老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预知他的帝王之命?
赵匡胤深知自己能得天下,除了个人能力外,也有天意所归。他决定兑现当年的承诺,下诏将华山赠予那位老人。
御史台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明白皇帝为何要把一座名山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头。
赵匡胤解释了当年的奇遇,并派人前往华山寻访那位老者。使者回报说,那老人正是道教高人陈抟。
听到这个名字,赵匡胤恍然大悟。陈抟的大名他早有耳闻,只是当年不知那卖桃老人就是陈抟本人。
赵匡胤立即下诏,将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免除一切赋税,并亲笔写信邀请陈抟入朝为官。
谁知陈抟看完圣旨和信件,只是笑笑,婉言谢绝了皇帝的好意,表示自己只愿在山中修行,不问世事。
赵匡胤不死心,又派使者带着重礼二次登门相邀。这次陈抟干脆装睡,任凭使者如何呼唤也不应答。使者无奈,只好空手而归。
赵匡胤听闻此事后叹了口气,对身边大臣说:"陈抟真乃世外高人,朕虽贵为天子,也难以动摇他的道心。"
从此以后,赵匡胤便再没打扰陈抟的清修生活,但华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免税政策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民间由此流传出"自古华山不上税"的说法。每当有人问起这句话的由来,当地老人就会讲起陈抟与赵匡胤的这段奇缘。
华山脚下的百姓因此受益匪浅。他们不必缴纳繁重的赋税,生活比其他地方的农民要轻松许多。
人们把这一切归功于陈抟,视他为华山的守护神。而陈抟本人却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弘扬道法,收徒传道,直到寿终。
有趣的是,赵匡胤在位期间,每逢重大决策,都会派人登山向陈抟请教。
陈抟大多不作正面回答,只是借山中景物或天象暗示一二。这些隐晦的指点,往往被赵匡胤解读出深意,帮助他度过了不少难关。
一场偶然的相遇,一盘意味深长的棋局,牵起了道士与皇帝的千古奇缘。
陈抟用他的先见之明,为华山赢得了百年免税的特权;赵匡胤用他的信守承诺,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有些看似巧合的事,背后或许早有天意安排。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宋史·陈抟传》、《华山志》、《五代史记》、华山地方民间文献整理汇编、北宋初期赋税制度研究专著、《道教文化与华山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