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园很老,但最近是顶流!!

【来源:渝北发布】

丹桂飘香时 月满情更浓!

赏菊、游园、插花

……

还没选好游玩目的地?

那就来鹅岭公园吧!

费用:免费

交通:地铁1号线至“鹅岭站”2A口出站后,步行估计10分钟,到达鹅岭公园。

观展时间:截止到10月15日

以一场独具匠心的“菊月之约”

创新演绎中秋文化的时代内涵

传统节俗与菊韵相融

让中秋文化“可触可感”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象征团圆的重要节庆,中秋节承载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感共鸣。而菊花作为秋日“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便与中秋有着不解之缘——既是赏月时的雅伴,也是团圆氛围的重要载体。

本届菊展以“福菊致祥·缀美山城”为主题,将传统节俗与菊花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看得见、听得懂、能参与”的中秋文化盛宴。同期,还将在鹅岭公园举办“渝见世界·2025中秋国际游园会”,吸引更多国际友人体验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光里的鹅岭”历史回顾展。

活动现场,“诗词大道”成为最具中秋意象的亮点之一:数十块展板上镌刻着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经典中秋诗词,搭配姹紫嫣红、金黄灿烂的菊花点缀,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诗境。

“最美窗台”主题展区则以家庭团圆为灵感,用菊花布置出“花好月圆”等造型,传递节庆团圆的温情。

萌宠造型的菊花景观中,憨态可掬的“玉兔”造型吸引孩童驻足,巧妙呼应了中秋神话传说,让传统节俗变得生动可感。

多元场景创新表达

解锁中秋“新玩法”

如何让古老的中秋文化焕发年轻活力?本届菊展通过“菊展+非遗+文化+科技+健康”的多元场景构建,给出了“渝中答案”。

八段锦“圈粉”外国友人。

非遗传承启幕——菊展以大型插花作品“福菊致祥 缀美山城”拉开帷幕,嘉宾以“菊”为媒,通过“同植”这一形式共绘美好愿景,不仅为本届菊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仪式感,也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基调。

八段锦、太极等传统养生文化表演以其舒缓圆融的韵律,演绎传统养生美学;非遗互动体验区,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并讲解插花技艺,深度展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活态传承;同时,“头簪菊花”习俗体验、传统书画展示等互动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活化与创新。

科技赋能传统——公园集市现场,中国移动“移起AI”推出AI家小魔方,为游客带来全新数字化赏菊体验,将科技互动与文明实践巧妙融合,让传统节日焕发现代活力。

文化深度解读——菊文化故事分享会上,民俗专家以“菊与中秋”为主题,讲述从唐代赏菊宴饮到明清“菊花插满头”的节俗演变,揭秘菊花为何成为中秋“团圆花”的文化密码。

健康互动体验——结合中秋“团圆”“养生”的节日内涵,活动特别设置了中医养生保健体验区,由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的医护人员讲解秋季食菊润燥的习俗渊源,为市民提供体质辨识服务,赠送菊花决明子茶等应季养生茶饮;非遗集市里的“手工月饼制作”“兔儿爷彩绘”摊位前排起长队,游客亲手制作传统糕点、绘制中秋吉祥物,体验“自己动手过中秋”的乐趣。

升级公园消费新场景

激活中秋“新经济”

本届菊展突破传统节庆模式,打造“赏、玩、购、品”一体化多元消费新场景,为传统节日注入鲜活的经济活力。

特色美食街区——在公园中轴线设置的美食集市,汇聚了荣昌卤鹅、重庆小面、山城汤圆等本地特色小吃,以及桂花酒酿圆子、菊花酥、菊叶粑等中秋限定美食,游客可边赏菊边品尝“舌尖上的中秋”;特别引入“老字号焕新”档口,将传统工艺与节日元素结合,老字号酸梅汤、合川桃片等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打卡爆款”。

文创市集矩阵——既有以菊花为灵感的非遗缠花、国风团扇、香囊挂件等传统工艺品,也有结合中秋神话设计的“玉兔捣药”盲盒、月球灯等创意产品;鹅岭公园管理中心还推出公园自有IP“鹅小乖”,兼具纪念意义与实用价值,吸引年轻游客驻足选购。

秋风送爽 菊月情长

这个秋天 不做“菊外人”!

让我们相约鹅岭

在菊香与月色中感受团圆的温度

在创新与传统中读懂文化的力量

来源:美丽重庆

编 辑 | 吴莎莎

责 编 | 谢正媛

审 核 | 韦 围

监 审 | 刘恋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旅游   公园   中秋   菊展   菊花   文化   传统   团圆   节庆   游客   传统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