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低空经济实验场焕新颜,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勾勒未来科技版图

在合肥骆岗公园的旧机场跑道上,一场颠覆传统出行想象的 “空中革命” 正在上演。直径 15 米的智能起降区内,一架由碳纤维打造的流线型载人无人机静静伫立 ——16 组螺旋桨呈矩阵排列,纯白机身在阳光下折射出金属光泽。随着智能系统发出指令,这架名为 “EH216-S” 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如鸿鹄展翅,平稳升至 50 米空域,与湛蓝天幕构成一幅科技感十足的图景。

低空经济“超级实验场”:从技术演示到商业闭环的跨越

作为 “活力中国调研行” 的探访站点,骆岗公园正以 “低空经济创新策源地” 的身份引发关注。据合翼航空运营总监章昱辉介绍,这台演示机型专为城市低空短途交通设计,搭载的智能导航系统可实现厘米级精准起降,除载人观光外,还可切入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场景。而今年 3 月 28 日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类无人机运营合格证,更让商业运营迈出关键一步 —— 这意味着企业可在获批区域内开展付费载人服务,合肥市民未来有望体验 “云端通勤” 的全新出行模式。

如今的合肥低空领域已呈现 “千机竞发” 态势:200 余条无人机航线穿梭于城市脉络,医疗物资配送、轨道巡检、外卖投递等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产业集聚效应随之显现,300 余家低空经济企业在此形成研发、测试、生产、运营的全链条生态,推动这座城市向 “天空之城” 加速迈进。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程羽透露,未来将联动公安、消防等部门拓展接驳观光、应急物流等常态化飞行任务,让技术红利惠及民生。

蚌埠航天产业园:小部件里的 “飞天密码”

当合肥在低空领域深耕细作时,皖北重镇蚌埠正以商业航天产业园为支点,撬动太空经济新蓝海。在禹会区,中国・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已吸引深蓝航天、九州云箭等 17 个项目落子,其中凌空科技生产车间内的淡黄色晶体颗粒尤为瞩目 —— 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经十余道工序后,将变身为耐 2100℃高温的火箭 “防热盔甲”。“传统金属在千度高温下会软化,而我们的改性石英酚醛材料密度仅为金属的 1/5,却能承受超高速飞行时的烧蚀考验。” 生产中心总监陈石林解释道。


20 分钟车程外的深蓝太空航天科技公司则聚焦火箭 “心脏”—— 推力室的革新。通过 3D 打印技术,其将传统半年的生产周期压缩至 23 天,成本降低 60% 以上。“就像汽车发动机决定行驶性能,推力室的效率直接影响火箭运载能力。” 公司副总经理冯光光表示,增材制造技术让复杂结构一次成型,为商业航天降本提效开辟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双引擎: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的万亿赛道

据行业预测,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商业航天也将突破 2.5 万亿元大关。从合肥无人机在城市上空织就的 “空中网络”,到蚌埠航天工厂里诞生的 “太空铠甲”,安徽正以 “低空 + 航天” 的双轮驱动,诠释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密码。禹会区副区长胡海波透露,当地正联合中科大、航天院所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更多 “卡脖子” 技术突破。

当无人机成为 “空中的士”、火箭零部件实现智能制造,这些曾经的科幻场景正通过皖企的技术攻坚照进现实。从地面到太空的垂直维度上,安徽正书写着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故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 “向天而歌” 的澎湃动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数码   蚌埠   低空   合肥   版图   航天   产业园   未来   商业   经济   科技   无人机   技术   太空   火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