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走过这条中轴线,才算了解真正的古都

"

要理解洛阳在中华文明中的独特地位,中轴线就是最好的解读视角。

"

第六届世界古都论坛期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

刘庆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以生动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他的见解

刘庆柱指出,中轴线体现了“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都城规划理念。

从二里头到汉魏洛阳城,再到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从最初的构想萌芽,逐渐发展为中国古代都城最鲜明的特征,清晰展现了“中”这一核心规划思想由萌芽走向成熟的历程。

后世都城,包括北京中轴线的营建智慧,其源头皆可追溯至洛阳。

因此

中轴线就是C位,就是核心

谁在C位?

洛阳在中国的C位!

今天

洛洛就带大家一同探访

洛阳最具代表性的一条中轴线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建都前率群臣登邙山,望伊阙,见伊阙对峙,豁然开朗,当即确定了这条贯穿南北的城市轴线,命宇文恺以中轴线建设洛阳城。

宇文恺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架天津桥以通南北。这条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依据洛阳的山川地理形势而定,北端为邙山翠云峰,南端为龙门伊阙,形成了一条气势恢宏的城市廊道。

更令人惊叹的是,宇文恺将天上的“紫微垣”完美投射到人间,在这条轴线上布置了著名的“七天建筑”,分别对应天上的七个星座:天阙(伊阙)、天街、天门(应天门)、天津(天津桥)、天枢、天宫(明堂)、天堂。将都城规划与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最南端的天阙,即今天的龙门伊阙,是整条都城中轴线的起点。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名伊阙。

如今的龙门石窟,既有星罗密布的窟龛造像,也有秀美的山水风光。那些历经千年的石刻艺术,与这条中轴线一起,见证着洛阳的沧桑变迁。

伊阙不仅是中轴线的起点,更是理解宇文恺都城规划思想的第一站。

穿过伊阙向北,便是定鼎门遗址。这里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南门,也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最南端的城门。

天街,是连接外郭城与皇城的中央御道,堪称整个城市南北轴线上妥妥的“C位”。隋唐时期,万国来朝,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与往来西域各国的客商、使节从天街穿行至皇城,共同见证盛世的繁荣、开放与辉煌。

如今,这条曾经的中央御道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玩的胜地,在此循着脚印、车辙、驼印可以追寻千年前的丝路驼影。

继续往北,来到洛河岸边。历史上的天津桥就架设于此,是连接洛河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

△天津桥石基遗址

△2号桥墩遗址资料图

“天津”意为天上疆界的港口,这个名字契合了“洛水贯都”的寓意。当年的天津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一处美丽的景观。

△洛河,资料图

值得期待的是,新的天津桥项目正在建设中。其建成后将呈现隋唐时期“中轴立城、洛水贯都”的宏大格局,凸显轴线恢弘气势的重要节点,使洛阳的城市记忆更具象化、更场景化。

在皇城端门外曾经矗立着一座特殊的建筑——天枢。全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是武则天时期的纪功柱,对应着天上的“天枢星”。

△洛阳博物馆前复建后的“天枢”

公元694年,四夷首领请铸天枢,以纪念武则天的功绩。这座铜铁铸成的巨柱,是武周时期万国来朝、对外开放的见证。

虽然天枢实物已不存在,但留下的古韵芳华却从未逝去,在新时代下依旧拂尘盛放。

应天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先后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时期,沿用530多年之久,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也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

将历史回拨千年,隋炀帝入主东都、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武则天发表登基“演说”……这座巍峨城门承载着悠悠历史,记录古都记忆,诠释着盛唐荣耀,也见证着神都洛阳的城市变迁。

白天,通过玻璃栈道、数字投影等技术,了解应天门的历史文物和遗址,还能俯瞰千年前的城门基台,深入了解其前世今生。

晚上,走进古色古香的殿宇楼阁,转身邂逅各种NPC。换上行头,各分阵营,在应天门《唐宫乐宴》体验惊险剧情,穿越盛唐千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应天门3D激光投影秀,将音乐、影片、建筑、历史融为一体,当璀璨绚丽的投影画面,映射到应天门的城墙上时,便能感受独属千年古都的历史风韵。

明堂又称"万象神宫”,1300多年前一代女皇武则天为登基做准备,命人建造宫城正殿明堂,它是女皇祭祀天地、宴飨群臣、举行神宫大乐舞的朝堂所在,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的中轴线上,现今的明堂是座集遗址保护和功能展示为一体的保护性建筑,外观三层、内部两层。

天堂是女皇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现今的天堂是座巍峨高大的仿唐风格遗址保护建筑,外观五层、内有九层,彰显帝王九五至尊的无上地位。登至天堂九层,鸟瞰隋唐洛阳城,美景尽收眼底。

如今,这里可以欣赏金碧辉煌的明堂天堂建筑,登上武皇宝座,圆一场女皇梦;可以乘坐电梯直达天堂九层,这里是整个景区的制高点,可俯瞰洛阳城市风光和隋唐洛阳城宫城区的整体格局。

常态演出也是全天轮番上演,气势磅礴的《神宫乐舞》,将武皇之威展现得淋漓尽致;细腻典雅的唐茶表演古色古香,带你领略一场唐时的风雅韵事;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欢乐斗艺,一派意趣盎然。

虽然不在中轴线上,但九洲池作为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与天堂、明堂共同构成了宫城区的核心景观。

九洲池始建于隋代,唐、宋时期继续沿用,作为隋唐时期洛阳皇宫内最大的皇家园林,因似东海的九洲而得名。园内现有瑶光殿、琉璃亭、银亭、簪花亭、九曲桥、临波阁、百年牡丹园等,鸟鱼翔泳,花卉罗植。

九洲池新增花船打卡点悄然停泊于碧波之上,周身繁花簇拥,与身后巍峨的宫殿相映成趣。

白天,步入九洲池,便踏入了女皇的后花园。亭台水榭倒映池中,移步异景,尽显皇家园林的雅致。

待到暮色四合,宫灯次第亮起,整个御苑流光溢彩,与池中倒影交织成梦。此时漫步其中,恍若穿越千年,邂逅一场盛唐旧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夜晚到了九洲池,一定不要错过《凤舞神都》,这部山水园林实景演艺,将带你了解武皇跌宕起伏的一生。

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

不仅是一条物理轴线

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脉络

沿着这条中轴线行走

从伊阙到邙山

从定鼎门到明堂天堂

每一步

都是在阅读一部立体的历史

只有亲自走过这条中轴线

才能真正理解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蕴

才能体会什么是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点亮文末

让更多人看到吧!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每天好看

—END—

图片来源:洛报集团、各景区公众号

部分来源:隋唐洛阳城

统 筹:张人杰

主 编:孙梦雅 责 编:裴真真

编 辑:文 博 校 审:思 梦

觉得好看,请点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历史   古都   洛阳   隋唐   天门   都城   明堂   轴线   时期   遗址   天堂   盛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