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朝文
童年时,有一天,大人叫我们吃凉粉,说是神仙凉粉。我深感惊奇,什么神仙凉粉呢,赶紧飞奔过去,发现瓷盆里漂浮着一些异样的东西,呈正方块或长方块状,样子像猪血,但颜色稍浅,乌黑透红。伸手去拿,十分柔嫩,用力稍重,便会破碎。轻轻置于手掌,切成条状、小块状,添加辣椒汤、蒜末、盐、醋、油等,即可食用。入口后感觉光滑细腻,不用牙咬,一抿即化。说是吃了能降火,但多吃对身体无益。
首次品尝,味道挺奇怪,主要是苦,其实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名字——神仙凉粉。于是问大人:“是神仙给的凉粉吗?”答:“不是”,又问:“吃了能成神仙吗?”答:“不是”。奇怪了,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么了。大人告诉我们,山上有一种植物,叫做神仙叶树,用它的叶片制作成的凉粉,所以叫做神仙凉粉,这才恍然大悟。
一直想弄明白神仙叶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树,故常闹着要大人带我们去看。可是大人们却说,附近房前屋后没有,只生长于大山深处。所以,多年以来,吃过神仙凉粉,见过采回来的叶片,至于神仙树是何种样子,到底长于何种环境中,却不得而知。
许多年以后,在城里某家餐馆,桌上有一道菜,一看,颜色乌黑,暗里透红,大家见了皆面面相觑,不知何物,也不知如何吃法。小姐见状,忙说:“这是神仙凉粉,筷子不便夹起,用调羹舀着吃。” 大家依其所说方法,终于吃到了。发现格外细腻可口,几乎没有苦味,切得十分匀称整齐,呈规则的长条状,最关键,柔韧性特别好。无论形状、颜色,还是味道等,都不像先前在山里吃的那种。大家都怀疑不是真的神仙凉粉,可是小姐却说是的,千真万确。
这是在城里第一次吃到,看来,同种食材,制作方法不同,味道也大相径庭。餐馆里有专业师傅进行加工制作,不仅做工精细,估计还添加有物质,促其凝固,故柔韧性好,苦味也淡,味道很鲜。
神仙凉粉,山里面四五月份才能吃到,而在城里,一年四季都有。小姐说,从乡下收购神仙树叶,晒干后储存备用,要用时,加水浸泡,再进行加工制作,所以四季都有。
吃过许多次神仙凉粉,若是要我描述神仙叶的样子,却又不知如何说起。但我能确定,它不会长在山腰和山脚下,而喜爱生长于海拔七八百米以上的山巅上。
我们村里二组,小地名七里沟,海拔大约七八百米。这条沟两面都是高山,二零二零年春,因疫情被困此地两个多月,三月初的一天,我独自攀登一座山峰。站在山顶,放眼眺望,四面八方群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感觉风景仿佛都在我的脚下,这才叫做登高望远。
无意间发现身边一棵植物,其叶片似曾相识。仔细观察后,断定它就是神仙叶树,折下几枝带回请几位长辈鉴定,果然不错。其实,已有十多年了,每次来这里,都要攀登这座山峰,多少次皆与其擦肩而过,由于是冬季,叶片尚未发出,不易辨识,所以一直未发现。从此以后,每次来这里,总要攀登这座山峰,除了登高望远外,还想专门观察神仙叶树。其实,神仙叶树另有其学名,叫做六道木。
六道木,属于忍冬科六道木属落叶灌木,株高二至三米,因其茎上常有六道纵沟而得名。幼枝纤细,红褐色,单叶对生,叶呈椭圆形至椭圆披针形。六道木喜光,耐阴,喜湿润的气候环境,根系发达,在石缝中也能生长,耐寒性强,适应性强。六道木以种子繁殖,也可扦插和分株。花单生,常两朵并生于枝条顶端,花冠呈筒状,花瓣乳白色、淡黄色或带红色,花期较长,有观赏价值。茎柔韧不易折断,民间多用其茎干制作拐杖。
传说六道木里藏有六位得道高僧,能避邪驱鬼,因此将该木视为驱鬼避邪之物,用该木制成木剑、木珠等装饰物,放置室内,或佩戴身上,保佑平安如意。
古代民间曾发生自然灾荒,百姓于饥饿慌乱中发现一种树,其叶可替代粮食充饥,便取之食用。后又改进,采摘下树叶,清洗干净,用开水浸烫,捣碎、过滤,加入自制碱水,能凝聚成乌黑透红、清纯可口的凉粉,故美其名曰神仙凉粉。该树便是六道木,又称神仙叶树。
郧西周边高山基本都有六道木生长,几位驴友早已计划,双休日徒步之时,采摘其叶片回来制作凉粉。可是,上十年过去了,却一直未能实现。
作者简介:黄朝文,男,湖北省郧西县人,郧西县第一中学教师,从事高中生物教学三十五年。业余爱好:徒步、音乐、乒乓球、养花草和写作。
#文学创作大会#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