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驴友徐霞客,放弃科举全职旅游,原来都是家族遗传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这个日子和五一小长假很近却又很远,放不放假完全取决于这天是星期几,哪怕放假也至多不过是个双休——和旅游的关系不能说息息相关,只能说基本没有。一定要和旅游扯上关系的话,那就要从古代知名驴友徐霞客开始说起。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晦,也就是公元1613年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记》开篇的日子。

徐霞客在《游天台山记》开篇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向大家揭示了一个只要不工作,出去旅游就会感到快乐的真理。

一、徐霞客的家庭

万历十五年(1587年),江阴(今江苏江阴市)知名富N代徐有勉迎来了自己的二儿子徐弘祖。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N+1代徐弘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徐霞客。

徐弘祖家里有钱这件事,可以追溯到他的一世祖,布衣学者徐孺子。你没看错,徐孺子是东汉时人,《滕王阁序》里“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徐孺,就是这位南州高士。

汉时徐家的生活水平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直到徐孺子考上了大学,也就是汉朝的太学,太学生在汉朝很吃香,优秀毕业生徐孺子就曾经四次被察为孝廉,五次被征辟为宰府,三次被举荐为茂才。虽然徐孺子本人不喜欢当官,但按照他的受教育水平和大学朋友圈,这个人很难不变得有名望——哪怕他毕业以后不就业,回家做隐士也会是个有名的隐士。

徐孺子的后人们继承了徐孺子家里蹲的习性,都不喜欢当官,过着耕读自洽的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徐家越来越有钱——直到徐家的十一世祖徐颐为报皇帝恩情入朝。

徐颐入朝后,徐家人也开始试图往官场发展,大家都在用功读书考科举,但谁也没考出个结果来。不仅如此,十三世祖徐经还因为被卷入舞弊案,而被剥夺了功名和考试资格。

到了徐有勉这一代,徐家人终于发现自己家可能并不适合发展仕途。于是,徐有勉毫无心理负担地告别了科举——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先祖舞弊的影响,也出于徐有勉的个人意愿,比起做官,他更喜欢游山玩水。

二、徐霞客的兴趣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徐有勉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他的兴趣爱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儿子——徐弘祖。

徐弘祖也对山山水水很感兴趣,别的同学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他摸鱼看《水经注》,别的同学回家复习功课的时候,他在外面上山下水,可以说简直是学生界的刺儿头。刺儿头他爹对这个刺儿头很是纵容,他没有像一些家长一样鸡娃,反而觉得好大儿眉宇间有烟霞之气,正适合继承他的志趣。

得到父亲支持的徐弘祖开始博览闲书,就连科举考试都考得很随便,15岁时徐弘祖象征性地去考了考“童生试”,不出所料名落孙山,之后索性直接开摆,宣布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

也是在这一年,徐弘祖立下了他的人生志向:“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当时的名儒,徐弘祖的忘年交陈继儒,因为徐弘祖酷爱旅游,常餐霞宿露于山林野泽之间,而称他为“霞客”,徐弘祖便索性以此为号。

徐霞客正式出道。

三、徐霞客行记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徐有勉去世,这一年徐霞客19岁。为父亲守孝3年后,徐霞客正式出游。

从22岁开始,到54岁逝世,徐霞客的一生真如他的别号一样,餐霞宿露,羁旅天下,32年的时间,他几乎踏遍了明朝的版图。

徐霞客的游历,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22岁到28岁,是第一阶段,这个时期徐霞客的游历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因此并没有留下什么游记。

28岁到48岁,是第二阶段。这20年徐霞客正值壮年,精力旺盛,他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也开始起笔记录自己的经历、观察和感悟。

50岁到53岁,是第三阶段。徐霞客由赣入湘,游历了中国的西南地区,甚至深入到云贵一带。

但徐霞客的游历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他身体的老迈。

崇祯十三年(1640年),徐霞客“两足俱废”,甚至没办法下地走路。云南地方土司派人用滑竿将徐霞客抬到湖北,又乘船顺长江而下,历时5个月,徐霞客终于回到了江阴老家。

这一年徐霞客53岁,他已经不能再旅行了。对于自己漂泊游历的一生,徐霞客颇感骄傲:“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崇祯十四年(1641年)3月8日,徐霞客在家中病逝。

他认为自己死而无憾。

四、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留给世人的,除了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浪漫,还有他写了20多年的游记,游记对当时明朝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不仅如此,当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也都被徐霞客落在笔下。徐霞客游记不仅在地理学和文学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有一定的历史学和民俗学价值。

这份饱含意义的游记被他托付给了他的朋友季梦良。季梦良是徐家的家庭教师,教导徐家的孩子们功课学问。受到徐霞客的托付后,季梦良与他的朋友王忠纫对游记手稿进行了整理和分卷,并装订成册。

不幸的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严令江阴城在三天之内全部剃发,为抵制剃发令,江阴人民进行了反清斗争。这场斗争持续了81天之久,史称“江阴八十一日”,斗争以清军屠城,江阴全城殉国而告终。

徐霞客的老家也在这场变故中败落,徐霞客长子徐屺遇难,游记的原稿被烧毁,季梦良的整理本也在战乱中遗失。但季梦良并未因为局势而放弃对徐霞客的承诺,为了防止孤本遗失,季梦良和其子季锡奎夜以继日,抄录了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抄本。

时间仓促,第二个抄本难免有些错漏之处,游记也因为原稿的损毁,而缺失了很大一部分,只能算作残本。

季本残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共有五册,28万余字。

文史君说

在交通水平和道路情况都很原始的明朝,一步一步丈量脚下的土地,实在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以笔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成为后人了解当时山河的凭据,则是浪漫之外的另一种浪漫。

参考文献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张玮:《历史的温度》,中信出版社,2017年。

夏明亮、侯甬坚:《徐霞客旅行考察生活小考》,《三峡论坛》2012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春风小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旅游   科举   家族   孺子   游记   江阴   刺儿头   明朝   苍梧   崇祯   残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