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与淮河的交汇处,江苏以10.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8500多万人口,用全国1.1%的陆地面积贡献了近14万亿的GDP总量。这座东部沿海的经济强省,不仅拥有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更坐拥全球前十大港口中的连云港、苏州港、南通港。从吴韵汉风的交融到高铁里程全国前三的立体交通网,从国家级开发区数量领跑到人均GDP连续11年省域第一,"苏大强"的称号正源自这种全方位领先的硬核实力。
在2025年GYBrand中国百强城市榜单中,江苏13市继续集体闪耀。省会南京稳居全国第七,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服务等五大产业地标加速崛起;千年工商名城无锡名列第15位,物联网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00亿元;"新能源之都"常州攀升至第27位,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球十分之一。长江北岸的扬州、泰州分列47和56名,前者凭大运河文化带焕发新生,后者借医药名城招牌打造疫苗产业高地。苏北板块同样亮眼: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位列44,盐城"风光氢储"全产业链初具规模,宿迁更是凭借"电商名城"的独特路径跻身75强。
作为省内经济领头羊,苏州以全国第九的排名续写传奇。这座2.4万亿GDP的工业重镇,集聚了16万家工业企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30多个重大科创平台带动下,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跃居全球前列。更令人惊叹的是,代管县级市昆山已连续19年稳坐全国百强县榜首,张家港、常熟、太仓悉数跻身十强,形成独有的"超级县域经济矩阵"。当古典园林遇见现代化新城,姑苏区与工业园区比翼齐飞,绘就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
位居第31位的南通,正演绎着"北上海"的蝶变传奇。这座首批万亿之城在长江入海口铺开发展长卷,五大过江通道让"南通好通"成为现实。中天绿色精品钢、招商邮轮制造等百亿级项目落地,筑牢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智能装备产业根基。沿海深水大港吕四港启动区全面运营,通州湾新出海口30万吨级航道启动建设。更值得期待的是,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的南通新机场,即将开启"空铁水联运"新时代。
从沿江创新走廊到沿海产业高地,从江南水乡到江淮粮仓,江苏以均衡发展的密码验证着"强者恒强"的逻辑。当13颗明珠在长三角版图上持续闪耀,"苏大强"的故事正在书写新的传奇篇章。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