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在今年8月份,中国水电领域又一块工业短板被硬生生啃下来了,坐落在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不用再依赖国外的芯片,被换上了真真正正、从里到外都是中国研发制作的芯片。
此消息的传出,振奋人心,虽然表面上看只是换了一个芯片,但是在这个小小芯片的背后,撬动的是整个中国能源安全的命门,也让中国不必再受国外制约,彻底斩断美国的“芯片锁喉”。
中国之所以能够研发出,如此至关重要的芯片,是因为在背后有一位深藏不露的牛人,这个人就是胡伟武。
胡伟武于1968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康市,从小时候起,他便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在他18岁那年,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
在1991年7月,胡伟武本科学习结束,因为他在本科学习期间创造出400多枚小芯片,因此,胡伟武直接获得了免试直博的机会,继续留在学校攻读博士。
胡伟武当时的指导老师是计算机专家夏培肃院士,在导师的指导之下,胡伟武深入研究处理器系统结构和高性能处理器设计,为日后的科研和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的研究薄弱,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实行科技封锁,因此中国科学家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
在那时,胡伟武便暗下决心,自己以后一定要突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科技封锁,让中国能够扬眉吐气。
1997年,胡伟武参加了第一届863高级技术人才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1998年的香山科学会议上,经过讨论,做出了中国必须要自己做CPU的决定,在这个决定做出之后,胡伟武便加入了课题组,他发誓道,自己一定能做出CPU。
当时行业中的人,对于胡伟武的这种做法并不看好,因为他们都明白,这件事情并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那样简单,中国没有这方面的参考,抹黑向前行的艰难他们都明白。
还有人则是认为,当时国外关于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自己研发不如直接购买成品,但是胡伟武认为,中国不可能一辈子被国外“卡脖子”,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真的。
于是,胡伟武便开始专研技术,在2001年,胡伟武团队完成了龙芯1号的结构和逻辑设计,在8月19日的时候,他们便将操作系统在FPGA上跑了起来,之后便开始准备做物理设计去生产流片。
但是由于胡伟武的团队中,没有人做过物理设计,因此项目就此搁置了,直到2002年的时候,黄令仪老师带领团队来帮胡伟武一起做龙芯1号的物理设计。
终于在2002年8月,第一颗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龙芯1号诞生,虽然没有办法和国外的CPU作比较,但是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的诞生就意味着中国人终于有自己的通用处理器了。
而作为“龙芯”首席科学家的胡伟武,也就此多了一个专属于他的头衔“中国龙芯之父”。
胡伟武在研制出龙芯1号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1号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式研发2号,但是由于当时的现实选择,胡伟武在制作这些CPU的时候,使用的都是MIPS架构授权。
MIPS的生态是很弱的,软件适配困难重重,在芯片研发出来之后,胡伟武他们还需要自己去维护芯片所产生的一大堆问题。
正是因为问题很多,所以胡伟武开始专研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这样龙芯3号诞生了,随着龙芯3号的诞生,这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直接打破了美国对于中国多年的技术封锁,卡在中国脖子上的那一只手,终于被中国人自己一根一根的掰下。
这枚芯片的诞生,让高铁复兴号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从头到尾,全部都是中国技术,同样,这枚芯片的诞生,让中国的北斗系统,不必在需要“外国芯”,而是换上了“中国芯”。
除此之外,该芯片的诞生,让中国节省了上万亿向国外购买芯片的钱,龙芯3号向中国人证明了,国外能够做到的,咱们中国人也可以!
到了2010年的时候,龙芯团队从中科院独立了出来,成立了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在这个时候胡伟武也意识到,光靠国外授权架构始终是受制于人的。
再加上当时华为被断供ARM新架构的案例在眼前,所以,胡伟武决定,必须要自己搞指令集,不能再依赖国外技术了。
于是,在2020年,龙芯中科终于完全自研出了一个指令集架构——龙架构,这则消息的发出,令不少人感叹,中国终于完全独立拥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指令集架构。
到了2022年,龙芯中科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了我国国产CPU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截止到2024年,龙芯中科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完整产业链的高科技企业,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间来到2025年6月26日,龙芯3c6000系列服务器芯片正式发布,这颗芯片是龙架构的“纯血”产物,没有任何国外技术的授权与依赖。
在该芯片发布之后,不足两天时间,美国方面就突然取消了对话限制,这就意味着,美国方面明白,对于中国的制约已经无用,中国在未来甚至有可能慢慢赶超,因此才会取消制约。
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来遛一遛,龙芯推出的这一芯片,在8月4日,就被应用在了世界级工程溪洛渡水电站中。
龙芯3c6000芯片,直接替换掉了原本有西门子和施耐德提供的PLC控制器,这一替换,意义深远,他不仅提升了控制系统国产化率,关键还强化了核心工业设施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挡住了潜在的外部风险。
中国科技方面的进步,少不了像胡伟武这样科研人员的俄坚持,如果没有这些敢想敢干的先行者,那么中国一定不会发展到如今这个模样。
在这里,由衷的感谢那些为推动国家发展无私奉献的科研人员们,你们的精神我们也将延续下去,中国会越来越好!
信源 新浪财经 中国信息产业要有自己的“根”——专访龙芯中科胡伟武
信源 中国经济网 创新能力:自立自强有底气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