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手表大跳水,外商指望中国人“炫耀性消费”

议事 | 文/邱林

近来,国内奢侈品市场的低迷表现,也波及手表等硬奢市场。瑞士手表制造商Swatch(斯沃琪)日前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实现销售额30.6亿瑞士法郎(约合270.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1.2%。对于业绩暴跌的原因,斯沃琪将矛头直指中国市场。他们认为,斯沃琪销售额的下滑,完全归因于中国市场。因此,斯沃琪希望中国高净值人群“炫耀性消费”现象再次出现。

长期以来,斯沃琪集团规模营收支柱之一,中国市场是公司重要支撑。2023年,斯沃琪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10.9%至26.3亿瑞郎(约合232.75亿元人民币),在全公司占比达到33.3%。而2024年,斯沃琪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30%。

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国际国内市场的急据变化有关。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全球奢侈品市场经历大变局,著名品牌业绩普遍下降。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及通胀压力等因素削弱了消费者预算弹性,高净值人群对大额奢侈品消费趋于谨慎,年轻消费者则更倾向于压缩非必需品支出。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其需求大幅收缩,2024年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8%—20%,核心原因包括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外流加剧及经济预期转向保守。贝恩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已基本跌回2020年水平,其中高档手表、皮具箱包品类跌幅达20%—25%。

一度时期,一些高净值人群“炫耀性消费”尤其突出,他们通过购买和使用高档商品、奢侈品或进行奢华消费活动,以彰显个人财富、社会地位或身份认同的行为。传统观念中对“面子”的重视,使得部分消费者通过消费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种现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较为常见。如对奢侈品的追捧:如购买高端品牌手表、服饰、箱包、珠宝等,这些商品的符号价值往往超过实用价值。

不过,近年来国内“炫耀性消费”现象有所变化,许多高净值人群开始从单纯的“炫耀性消费”转向注重商品的实用性、性价比。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品牌带来的虚荣感,而是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工艺以及是否契合自身的生活方式。这种理性消费观念的兴起,使得奢侈品手表曾经依赖的 “炫耀性消费”土壤逐渐减少。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手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计时功能。由于消费观念理性化与投资逻辑瓦解,其直接结果是,“买表理财”神话破灭:奢侈品长期被营销赋予“保值增值”属性,特别是经济下行周期,其金融属性被证伪。

再就是,性价比需求变化,导致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于“花小钱买大牌”,二手奢侈品市场因价格优势(部分奢侈手表由10000元以上降为4000-5000元)成为替代选择,但整体市场呈现“清库存”状态,反映出需求端对高价奢侈品的抵触。

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从“炫耀性消费”到个性化表达,高净值人群逐步摆脱“炫耀性符号”的消费逻辑,不再单纯“戴出品牌”,而是更加注重奢侈品是否能够表达其个性、审美和生活理念,希望通过穿戴展现与众不同。例如在中高档手表品类中,消费者主要购买动机已转变为“个性”“品味”“表达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与飞亚达、罗西尼、精工等国产品牌的提档升级,也逼得外国商家夜不能寐。外国商家已没有什么手段和办法激起中国高净值人群“炫耀性消费”现象的出现。特别是国产品牌的科技和工艺越来越给力,年轻消费者开始“自豪地用中国制造”。

奢侈手表市场的“跳水”,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宏观经济周期、消费代际更替与品牌战略调整叠加的结果。这一趋势正迫使奢侈品行业面临增长瓶颈,因为仅依靠高净值人群无法支撑行业历史平均增长率。未来行业或需通过降价促销、数字化转型及本土化策略缓解压力,同时消费者理性化趋势将推动市场从“符号消费”向“实用价值”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时尚   外商   手表   奢侈   中国人   奢侈品   净值   中国市场   人群   消费者   销售额   市场   高档   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