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枚鸡蛋11.5元?超市价格战中,谁才是大爷大妈的终极选择?

30枚无抗鲜鸡蛋11块5,12瓶550毫升矿泉水7块9,2.5公斤海天味极鲜19块9,5公斤超市自营洗衣液17块8—— 价格战已从外卖烧到超市行业。

京东折扣超市、超合算NB、快乐猴靠着这些低价商品,在街头巷尾争夺大爷大妈青睐,核心就在于 “硬折扣”。

超市价格战背后的 “软硬折扣”

京东折扣超市、超合算这些本质都是硬折扣商店,“硬” 是相对 “软折扣” 的 “软” 来说的。软折扣又叫库存折扣,库存是商家的心头患 —— 占货款、占货架仓库,还有仓储销售成本。

为清库存,商家常给狠折扣,比如21万的雪铁龙没人要,降到12万就成了 “完美车型”,哪怕亏本,卖出去也能少亏点。

有人说软折扣是 “商业生态的细菌、零售业的下水道”,专清销售端的存货,让滞销商品以合适价格流入消费端,话难听但理对。

可软折扣的问题也在库存:一批货卖得差,经销商下次就少进货,厂商也缩产能,最后折扣店就没货可卖了。

这种 “供应有弹性” 的模式很古老,比如晚上7点后打折的超市生鲜、8点后降价的面包,还有闲鱼上低价出货的经销商、反季销售的羽绒服,都是软折扣。​

硬折扣:不是 “折扣” 是 “硬便宜”

而硬折扣是新鲜事物,“硬” 在硬桥硬马:商品没缺陷,不是临期尾货或滞销库存,供应稳定、品质不错,甚至没有 “原价” 一说,消费者看到的就是实价。

与其叫硬折扣,不如叫 “硬便宜”:从生产、渠道、销售端一滴一滴挤利润。​

硬折扣鼻祖是德国超市奥乐齐,2019年入华后主要在上海开店,国内真正发力靠的是互联网大厂。

超市供应链分三步:

硬折扣的 “硬”,就在于能把这四类成本(生产成本、品牌营销成本、经销商成本、终端成本)硬生生压下来。

​硬折扣如何压缩成本?

品牌营销成本上,硬折扣超市要么多采小厂商、小品牌商品,避开大牌溢价;要么上游直采白牌产品,印自己的 LOGO 做自有商品。

选自有商品有门道,一般挑品牌效应弱、消费者不挑牌但高频复购的品类,比如纸巾、洗衣液、矿泉水,而零食、酒类、碳酸饮料这类消费者认大牌的,就没必要碰。像奥乐齐,90%以上都是自有商品。​

经销商成本上,硬折扣超市直接向厂商采购,跳过中间经销商,只留区域仓配送,仓库是自己的,只需付运营物流成本,能把50%以上的流通加价率压到30%以下,甚至更低。​

终端成本上,硬折扣超市作为采购主体,商品上货架不用付进场费。而且运营上极致 “抠门”:门店没有豪华装修,很多商品直接放原纸箱里,划开就卖(叫 “整箱开价”)。省下来的装修费、理货人工费,都体现在低价上。​

为何过去硬折扣没打败传统超市?

不是想不到,是做不到。

当时没有硬折扣品牌能达到沃尔玛那么大的采购量 —— 采购量够大,上游才愿意给低价,甚至贴钱卖,才有底气压价。而且垂直整合省成本的手段,都需要大采购规模支撑,不然搭建体系的投入都摊不平。​

后来山姆、奥乐齐带来了新打法:低 SKU(少品牌)。传统大超市动不动几万个 SKU,光酱油就能摆满货架;硬折扣超市比如超合算NB,总共才1000多个 SKU。

把分散在几十个品牌的销量集中到一两个单品上,拿着大订单找供应商谈,自然能拿到低价,再结合垂直整合,才能把硬折扣做到极致。​

现在新一代超市,比如山姆、胖东来、盒马,都在精简 SKU,一般三四千个,是传统超市的四五分之一,但消费者不会觉得货少,因为它们用 “宽类窄品” 策略。

缩减每个品类下的 SKU,只留性价比高、卖得好的,但品类不少甚至更多,满足一站式购物。硬折扣超市在此基础上再减一半 SKU,主打日常高频消费,既能提升单一 SKU 采购量,又能提高自有商品占比。​

硬折扣为何适合国内大厂?

德国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这和我国广大消费群体很像;而山姆的会员仓储模式,更贴合美国人开车囤货的习惯,大包装对很多国内消费者来说太多了。

山姆用会员制锁死目标客群,盒马想靠会员制竞争,光低价没用,得选品远超山姆才行,连 Costco 在国内都干不过山姆。​

但硬折扣不一样,核心就是 “想方设法让商品最便宜”,特点是强供应链、低毛利率、高周转,这些都是国内大厂擅长的。​

供应链上,国内优势明显。比如奥乐齐500克的洗发水、沐浴露只要9块9,能满足 “洗干净” 的基本需求,不用花高价买花里胡哨的功能。

很多人觉得硬折扣是消费降级,其实不是 —— 真正的消费升级,是用买肥皂的钱买洗发水,不是花10倍价钱买包装精美的 “功效产品”。​

低毛利率上,互联网资本有 “不赚钱” 的底气。外卖大战烧几十亿,硬折扣超市一单亏几毛一块不算事,而且消费者不会只买引流的亏本商品,多少会买有利润的牛奶、面包。​

效率上更是大厂强项。传统超市选品靠经理经验、看品牌砸的通道费,而互联网公司有数据:

京东上螺蛳粉销量涨了,美团上小龙虾火了,淘宝上紫薯甜品受欢迎了,这些数据能帮硬折扣店精准选品,甚至预测社区居民的喜好,实现 “千店千面”,把选品失败的风险降到最低。​

而且硬折扣店多是社区店,国内社区人口密度适配 “多销”—— 薄利得靠多销支撑。

为了即食零售这块蛋糕,大厂还会在硬折扣上短兵相接,最终胜负看的是选品品质:9块9的洗发水得洗干净、不掉头发,11块5的鸡蛋不能有臭蛋,17块8的洗衣液不能损坏衣物。

低价不牺牲品质,才符合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财经##超市##上头条 聊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大妈   大爷   鸡蛋   超市   价格   折扣   山姆   成本   商品   低价   消费者   品牌   经销商   采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