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川市残联_基层动态】
对因身体条件限制难以迈出家门的重度残疾儿童而言,系统的康复训练、持续的知识滋养,曾是藏在心底却不敢奢望的梦想。近日,兴庆区残联与教育局携手,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稳步推进第三次“送康送教上门”活动,将科学的康复指导、温暖的情感陪伴与多元的教育关怀,精准送达7至17岁重度残疾儿童家中,用扎实行动为孩子们筑牢康复权益的防线,守护他们成长路上的每一份尊严。
“送康送教上门”从不是一场短暂的帮扶,而是跨越时光的长效陪伴。作为兴庆区常态化推进的民生实事,这项服务构建起由学校教师、康复中心治疗师、特教老师组成的“三维专业团队”,以固定周期入户、定制化服务的模式,为每个孩子量身打造专属康复训练方案,同时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让“康复走进家庭、关爱抵达床头”的承诺,化作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覆盖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
兴庆区掌政镇11岁肢体残疾儿童小罗,曾连自主翻身都难以实现,活动空间始终局限在小小的床榻。自从“送康送教”团队上门后,康复老师便带着专业的器材与趣味游戏帮助小罗进行康复训练。如今的小罗,不仅可以自主翻身,还能在辅助下抬起上肢,他的脸上也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14岁的小泽患有多重残疾,过去总是沉默地缩在角落,不愿与任何人主动交流。针对他的情况,特教老师定制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从简单的眼神互动到基础的手势表达,一步步引导他打开心扉。现在的小泽,已经能主动用手势与家人分享需求、表达情绪,生活参与感与沟通能力显著提升,让他眼中重新有了光彩;月牙湖乡的小白则被精神残疾与言语障碍困扰,过去的他几乎从未开口发出过声音。服务团队创新采用“每月入户指导 + 每日视频跟进”的模式,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小白突破语言障碍。现在的他能模糊地发出“妈”“给”等音节。虽然发音还不清晰,但当听到他第一次主动喊“妈妈”时,全家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些积攒许久的期待与感动,在这一刻化作最温暖的力量。
兴庆区残联与教育局的深度协作,不仅是政府部门精准对接特殊群体需求的生动实践,更标志着公共服务从“被动等待求助” 到“主动上门服务”的理念革新。“以前带孩子去康复机构,光在路上就要耗上大半天,孩子累,我们也心力交瘁。现在专业团队直接到家里来,孩子不用奔波,训练效果更好,我们还跟着学会了科学的护理和引导方法,这服务真是送到了我们心坎里!” 一位家长看着孩子的变化,语气里满是感激。截至目前,兴庆区“送康送教上门” 服务已为辖区数十名重度残疾儿童提供了个性化康复教育支持。与此同时,服务团队还时常带着画具、营养食品、摇摇床等物资上门,在助力孩子康复成长的同时,也为家庭减轻照护负担,让社会的人文关怀,通过一次次入户,传递到每个特殊家庭的心中。
下一步,兴庆区将持续以需求为导向,建立“送康送教”服务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与模式,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团队的康复指导与特教能力;根据每个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更新个性化方案;探索更多元的服务形式,让帮扶更精准、陪伴更长效。这场融合专业与爱心的常态化行动,终将成为一束持久的光,为更多特殊儿童家庭照亮前行的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成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