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有哪些亮点


科学防暑

大暑谣言退退退

7月22日

我们迎来

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

正值一年中夏秋之交

也是阳气最盛、暑气最浓的时节

荷花怒放,蛙声四起

万物在酷热中蓬勃生长



随着三伏天的酷热步步紧逼

朋友圈和社群

各类“夏日养生秘籍”

频频刷屏..

今天

就让灵灵带大家扒一扒

那些披着“养生”外衣的健康陷阱

看看你中招了几条?



01


出汗越多,“排毒”效果越好?


真相: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生理机制,汗液里99%是水,加上少量盐分、尿素等,真正的“毒素”主要是通过肝肾代谢的。刻意追求大量出汗,如过度运动、高温桑拿等,不仅不能有效“排毒”,反而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中暑!在高温或运动出汗后,应及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如白开水或淡盐水,避免长时间处于酷热中刻意“捂汗”。


02


在室内就不会中暑?


真相:中暑跟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并非只有在太阳下暴晒才会中暑,长时间待在密闭无风、高温高湿的室内也会中暑。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从高温的室外回到室内,且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时,可能出现怕冷、发热、腹痛吐泻、无汗、胸闷等症状,这也是中暑的一种表现。


03


夏天洗冷水澡,更容易降温?


真相:人体散热主要依赖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面积)和汗液蒸发带走热量。高温难耐时,凉水澡的确能快速带走热量,带来“短暂降温”的效果。但随着皮肤温度回升,血管会再次扩张,身体反而可能因“冷热反复”更感燥热。而且,过冷的水温会引起血管剧烈收缩,可能诱发 “冷休克反应 ”,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上升、血压波动等,特别对老人、儿童、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健康风险不容忽视。普通人日常防暑,不建议盲目冲凉水澡来降温解暑,更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配合风扇或空调,帮助蒸发散热。


04


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强?


真相:包的大小主要与蚊子种类和个人敏感性有关,与毒性关系不大。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风团、丘疹、瘙痒等症状,我们常说的蚊子包是皮肤局部的过敏反应。每个人被蚊子叮咬后的炎症反应程度,主要与蚊子种类和个人敏感性有关。当过敏体质的人被蚊子叮咬后,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组胺和细胞因子,进而引发过敏反应。

轻者出现风团、丘疹、血管性水肿,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反应。此外,蚊子包的大小和被叮咬部位也有关系。眼睑、口唇、手背等疏松结缔组织部位,被叮咬后容易出现水肿,蚊子包也会显得比较大。被蚊子叮咬后,不要拼命挠,容易给局部皮肤施加机械压力,同时也会让血流速度加快,这些都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蚊子包可能变得更大。



来源:内蒙古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6

标签:养生   厉行节约   党政机关   条例   亮点   蚊子   高温   皮肤   真相   大暑   室内   丘疹   汗液   敏感性   水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