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夏天空调吹再多都没事,怎么天一凉鼻炎反倒更凶了?”其实,这正是出伏后鼻炎的典型 “脾气”。中医认为,出伏后 “早晚凉、中午热” 的 “秋老虎” 天气,最容易让鼻炎 “卷土重来”,掌握正确的养护方法至关重要。
一、出伏鼻炎高发,根源在 “温差” 和 “湿邪”
好多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往年一到出伏换季的时候,鼻子就堵得厉害,喘气都费劲。患者们也发现了这么个情况:出伏之后,只要从空调房进进出出,鼻子马上就不听话了。
这是为啥呢?原来是出伏之后,白天和晚上的温度能相差 10℃ 以上,鼻腔里的黏膜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血管一收缩,就容易过敏。而且,夏天剩下的湿气碰到秋天的凉气,就变成了“寒湿”,在鼻子里赖着不走,鼻子里的分泌物就变多了,鼻塞也更严重了。这就跟受潮的墙壁会渗水一样,寒湿待在鼻腔里,鼻炎自然就老是好不了,反复折腾人。
二、对症用方,化解鼻炎困扰
(1)风寒犯鼻型:遇冷就打喷嚏、流清涕
这类患者往往一吹风就发作,鼻子痒得像有小虫子爬。可以用辛夷通窍汤:
辛夷花、苍耳子、防风、白芷,加水煮沸后小火煮 15 分钟,晾温后饮用,每日 1 剂。(具体情况还需要中医师辨证看诊后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酌情开方)
辛夷花和苍耳子是通鼻窍的 “黄金搭档”,防风、白芷能驱散体表寒气,特别适合出伏后早晚受凉引发的鼻炎。
(2)湿热蕴鼻型:鼻涕黄稠、鼻子有灼热感
如果鼻涕发黄发黏,鼻子里又干又热,可能是湿热在作祟。可以用藿佩苍耳饮调理:
藿香、佩兰、苍耳子、黄芩,用开水冲泡后代茶喝,连续饮用 3-5 天。(具体情况还需要中医师辨证看诊后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酌情开方)
藿香、佩兰能清利湿热,黄芩苦寒清热,适合南方地区出伏后仍有暑湿残留时使用。
三、日常养护:避开 3 个 “雷区”,做好 2 件事
(1)避开 3 个 “雷区”
不要频繁进出空调房:建议空调温度不低于 26℃,进出时先在楼道过渡 1 分钟。
避免盲目 “贴秋膘”:羊肉、辣椒等热性食物会加重鼻黏膜充血,出伏后 1 周宜吃山药、莲子等平补食材。
不要用盐水洗鼻治疗:洗鼻子是治不了鼻炎的,过度清洗会破坏鼻黏膜屏障。
(2)做好 2 件事
晨起 “搓鼻功”:用食指指腹沿鼻翼两侧上下搓擦 30 次,直到鼻根发热,能促进鼻腔血液循环。
晚上 “温鼻法”:用 40℃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轻敷鼻梁把迎香穴和印堂穴都覆盖住,热敷 5 分钟,可缓解黏膜干燥。
出伏后的鼻炎养护,关键在 “防温差、清湿气”。记住:鼻炎不是小毛病,及时调理才能避免发展成鼻窦炎等更严重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