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姐姐不陪小朋友了?”昨晚刷到这条热搜,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点进去——原来她没消失,只是换了个“工位”,从央视少儿频道跳到了央视频,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官:月亮姐姐工作室主理人。
48岁,27年工龄,说搬就搬,体制内裸辞既视感。有人替她算过,这一跳,退休金系数得少几个点,可人家图的不是安稳,是“能回家吃晚饭”。爆料说,儿子有天举着她的手机问:“妈妈,你相册里怎么全是别的小孩?”一句话把她说破防了,第二天就写了内部申请——真假无从考证,但听着就鼻酸,谁不是打工人+宝妈双重身份,天天在会议室和家长会之间折返跑。

可别急着替她写“退隐”剧本。打开央视频账号,置顶视频里她正带着一群娃用AI复刻三星堆黄金面具,评论区一水儿的“童年回来了”。新节目叫《童心创变者》,听着像搞科创的,其实就是把手工、编程、考古打成一包,让娃边玩边把作业写了。首期策划案我瞄过一眼,预算表上赫然写着“3D打印耗材:牙膏皮回收”,敢情是把省钱玩成了行为艺术,月亮姐姐还是那个会过日子的“央视小姨”。

翻她旧履历,简直开挂:7岁拿太原市故事大王,8岁升全国擂主,妥妥“别人家的孩子”;大三去《七巧板》实习,人家编导本来想要个“安静折纸背景板”,结果她一张嘴,小朋友全被吸到镜头前,纸飞机折成纸火箭,收视直接蹿了0.8。后来搞《音乐快递》当制片人,内部竞标PPT第一页写着“让全国小学生学会打call”,领导以为她疯了,结果播了三个月,央视总机被家长打爆:哪里买儿童荧光棒?就服她把“不务正业”写成KPI的能力。

最离谱的是2018年,她带自家娃拍公益短片,现场缺小演员,一个电话把全剧组孩子薅来客串,拍完每人发一个“红十字储蓄罐”,第二天家长群刷屏:娃主动要求洗碗赚硬币。公益做成连续剧,也就她了。如今工作室挂牌,红十字那边第一时间递来合作函,指名道姓:“还要月亮款罐子,最好带语音,她一句‘存起来救小伙伴’,比去年海报管用100倍。”

有人担心:短视频那么卷,她会不会也去直播带货卖绘本?我蹲了她三天后台,确实上了购物车,但挂的是9块9的“故事大王训练营”体验课,一节课下来,评论区全是“娃把iPad扔了,自己去讲故事”。别的主播喊“321上链接”,她喊“321关屏幕”,平台算法都懵了:这女人是不是不想赚钱?她却说:“先把孩子从短视频里捞出来,再谈商业模式。”——听着像吹牛,可27年她没塌过房,信一次也不亏。

最新消息,工作室下周开直播带观众“云逛”中国传媒大学旧教室,她要把当年逃课躲着练声的楼梯间拍给大家看。弹幕已经预定:想看看哪块砖刻着“王淏别吃了”。童年杀+母校杀双杀,谁扛得住?反正我闹钟已设好——不为别的,就想听听那句熟悉的“小朋友,今天的故事开始了”,这次换我们回答:月亮姐姐,我们在呢。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