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万跟我说,她觉得人生无望,甚至不想活了,每天都觉得心口堵得慌。这让我很诧异,因为小万一直是一个可以给别人满满力量的人,朋友口中的“开心果”,工作伙伴心里的“能量加油站”。遇到什么事情,她都微微一笑,拿捏!就算搞不定,也没关系,慢慢来嘛!怎么可能对人生没有希望呢?

小万说,不知道怎么了,情绪袭来,自己根本控制不住了。我问她,那工作、孩子怎么办?小万说,也还和平常一样。只是晚上失眠更多,气色不好、状态不好,不说可能看不出来,但内心很煎熬。
01 或许我们都在渡劫
小万是三胎妈妈,三个孩子都是男孩。老公开了个小吃铺,跟婆婆一起忙活店里。小万的妈妈来帮忙带娃,她自己在一家外企上班,工作挺悠闲,每天朝九晚五,周末还休息,能帮着妈妈一起带孩子。
我问小万是因为工作遇到困难了吗?小万说,也不是,只是觉得,自己好像提不起劲儿了,不管是工作还是孩子。

说真的,我特别能共情她的感受,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个月。当时就是觉得,每天行尸走肉一样,状态特别不好。
可想想看,我们每个人都不都是在渡劫吗?渡人渡己,再慢慢度过余生。有时候想不开,或许只是因为,有些不愿意承认的错误,无法修复地失去,而这些,其实都是生命本真的模样啊!

小万说,可能就是这样,我一直逼着自己做个完美妈妈,结果呢,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有波动,我就会很紧张,总觉得,是自己付出得不够,对孩子辅导不够用心,总之大部分都是我的问题。
小万的自责和对孩子的过度负责,其实也是她情绪淤堵的根本原因。我问小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她说,你身上有那么多角色,哪个又不重要呢?
02 别相信任何人的指责
小万跟我提起一件事儿,她说和老公聊起三个孩子的事情,老公忽然说了一句:“这就是你教育的孩子”。
因为这句话,小万和老公起了争执,她觉得孩子不是自己的,凭什么你就可以不管孩子,有了事情来指责我?那你自己怎么不教育?老公的说法是,他忙店里根本没时间,再说了,教育孩子不是妈妈应该做的吗?
小万说,这件事或许是个导火索,之后她就总会自责,自己怎么没带好孩子?明明工作也没那么忙?再加上生理期的干扰,一下子让小万的情绪跌入谷底。
作为全职二胎妈妈,我很能对小万的话产生共情。因为,娃爹也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当时我也很自责。
后来想清楚了,其实,没有任何人可以指责自己,除了你自己。
就像《伤口愈合中》作者写的那样“我不自责这样的自己。我只能朝着眼前可见的道路,真实所指的道路走下去。”

当我看到这句话,忽然觉得,好像有一束光照亮了我。我把这句话,一字一句读给小万听,她哭了。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至暗时刻,学会和痛苦、悲伤相处,也不必相信任何人的指责。因为你要知道,痛苦只是暂时的,而生命是永恒的。
03 一本书带来的治愈
12岁的韩江乘船出海,看见“成群凤尾鱼在船底闪烁游动,银光点点如星河流转,又在转瞬间消失无踪”。
多年后她在人生至暗时刻,提到了这段记忆,也才突然意识到:“人即便失去曾视为全部的东西,也可以活下去。”

我看到这段,感觉内心涌动了一股暖流,浑身也有了力量。是啊,我们有时候觉得,当下的困扰,已经要把自己击垮了,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
《伤口愈合中》是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一本短篇集,从整理到出版,用了十二年时间。用多个故事人物的命运,向读者展示了伤口愈合的复杂过程,不是以往也不是掩盖,而是和伤痛共处,并从中汲取力量。

看完这本书,我最深刻的感悟是:当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伤口,它才会真正地愈合。
就像文章开头的小万,先接纳自己不是完美的人(不是完美妈妈也不是完美的员工更不是完美的妻子和女儿),也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巨大的悲伤情绪中。
伤口愈合中 韩江短篇集 疗愈之作 韩女文学 正版书籍 ¥39.9 购买枕边育儿寄语:
我一直觉得,生命的坚韧不在于从未有过伤口,而是在于,每一次撕裂后,还能带着伤痕,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再次平静迈步的勇气,继续坚定地走下去,最终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明天一定很美好,毕竟我还没过过,不是吗?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