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人混得好,真的是因为他们更亲西方吗?
在硅谷,开会的时候你会常看到一群印度工程师围坐一桌,聊天用印地语,演讲却一口“印度英语”。在同样的出发点上,印度裔似乎更容易走进西方的核心圈,而华人总是被挡在门外。
不是说华人不努力,恰恰相反,华人往往更拼命。可现实就是这么讽刺,一边是谷歌、微软的印度裔CEO,一边是被问“你到底站哪边”的华人二代。
印度人真的更优秀吗?

17世纪英国在印度殖民,那时候的英国人发现,光靠自己人根本管不过来这么大的殖民地,于是想了个招儿:花钱培养一批“懂事”的印度精英,帮他们打理本地事务。
这批精英怎么培养?学英语、穿西装、读莎士比亚,照着英国绅士的标准来。
每年,英国政府在印度教育上的投入高达10万英镑,专门教印度贵族子弟怎么成为“合格的殖民中间人”。这些人学成之后,有的成了殖民地官员,有的成了商人,还有的干脆跑去英国,成了第一批“印度侨民”。
1947年印度独立的时候,已经有5万印度人通过留学、经商等方式定居英国。他们带着语言、文化乃至教育体系的“英国基因”,融入西方社会的门槛,远比其他非英语国家的移民低。这一点非常关键。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认同感的体现。印度人哪怕英语发音再“奇特”,也敢张嘴说,敢上台讲,敢在议会辩论。
反观同期的华人移民,大多是修铁路、挖矿、开餐馆的劳工,除了体力和勤奋,几乎没什么资源能带进西方社会。
这就导致了第一批印裔移民在语言、文化和西方社会的“契合度”上,远远领先。他们跟西方有一套共同的沟通密码,而华人只能从最底层的体力活干起,再慢慢往上爬。起点不同,路径自然也不同。
到今天,印度人在硅谷“混得风生水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到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再到美国科技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团队,印度裔的身影比比皆是。
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们长期“抱团”和“敢说”的结果。

很多人在美国科技公司上班都能感受到,印度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他们私下会用家乡语言交流,遇到机会互相推荐,哪怕职位不同也会拉人一把。他们不会因为“怕被说不融入”就刻意疏远同胞,反而更愿意维护族群的利益。
这种“内部团结、对外统一”的行为模式,其实和他们在英国殖民时期的“中间人”角色如出一辙。
他们擅长在体制内找到生存空间,也愿意通过语言和文化适配来快速融入。最重要的是,他们敢争、敢讲、敢表达,不怕出头。
对比来看,华人移民在这方面就吃了大亏。老一代移民更倾向于埋头苦干,怕惹是非,也不擅长职场社交。
而且,很多华人对“抱团”这件事心存顾虑,怕被贴上“搞小圈子”的标签。结果就是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纽约唐人街的老华侨就说过一句话:“我们就像一盘散沙。”这不是自我贬低,而是现实写照。哪怕在硅谷,华人工程师的技术能力不输任何人,但在公司晋升、资源分配、内部政治上,总是“说得少、争得少”,自然也“得得少”。
很多人会误以为西方国家更喜欢印度人,是因为他们“文化更接近”“英语更好”。但从现实角度看,西方真正看重的,是“是否可控、是否有用”。
以美国为例,根据数据,印度裔家庭年收入达到12.8万美元,这个数据是白人家庭的两倍,比华人还高。
看上去这是“印度人很强”的证据,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集中在医疗、IT、金融等领域,恰好是西方经济高度依赖的技术型岗位。

这类岗位需要语言好、能听指挥、不闹事,还要有技术。印度人恰好满足这些条件。再加上他们整体比较听话,不太涉及政治斗争,也不容易引发“忠诚问题”,西方自然乐于“欢迎”。
而华人就不一样了。哪怕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华裔,在政坛、媒体、军工行业,常常会被问:“你到底支持谁?”尤其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华人群体常常被怀疑“立场不稳”,无形中就被排除在重要岗位之外。
这背后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信任问题。殖民遗产让印度人被西方视作“可控型盟友”,而历史上独立自主的华人形象,则被视为潜在竞争者。
说白了,西方不是不欢迎富有的华人,而是不喜欢不听话的华人。
从历史来看,华人移民的起点确实低,大多是体力劳工,语言不通、文化背景差异大。但今天的华人二代、三代已经在教育、经济方面实现了巨大跃升,为什么还是难以“被接纳”?

关键问题在于“身份焦虑”。一方面,很多华人移民努力适应西方社会,刻意回避族群标签,生怕被贴上“非主流”的标签。另一方面,他们在一些关键时刻却依然被当作“外人”,这种心理落差非常明显。
比如在美国,亚裔学生在申请常春藤大学时经常被“隐形降分”,因为招生官觉得他们“太多了”“太雷同”。在英国,华人议员屈指可数,而印度裔却已经当上首相。这种差距,不是能力差,而是“话语权差”。
印度人也有他们的烦恼。英国首相苏纳克虽然权力在手,但依然难以进入英国传统的“核心圈”。最富有的印度裔家族戈比也曾表示:“我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英国人。”但区别在于,他们敢说出来,而不是默默忍下去。
华人则常常陷入一个两难:“回不去”的祖国,“融不进”的西方。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