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蒋介石这句话说得够直白的,宁可当日本人的亡国奴,也不愿意让共产党掌权。
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国家领导人,把外族入侵和本国政党更替放在天平上比较,还得出这么个结论。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真的认为日本占领中国,比共产党执政更能接受吗?这背后藏着的,究竟是对政权的执念,还是对阶级利益的死守?
1931年9月18日夜里,沈阳北大营的枪声响起来,日本关东军炸了南满铁路,反咬一口说是中国军队干的。
张学良手下有十几万东北军,装备不差,可蒋介石的命令很明确——不许抵抗。
就这样,三千多日本兵一夜之间占了沈阳城,四个多月时间整个东北就丢了。

那可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千万老百姓,就这么拱手让人了。
东北军不抵抗撤到关内,可老百姓和那些不甘心的军人怎么办?杨靖宇当时在南满组织抗日联军,天寒地冻的大森林里跟日本人打游击。
这个河南汉子身上有股子硬气,部队被打散了他不投降,粮食断了他啃树皮,身边的人一个个牺牲他还在坚持。
1940年2月,杨靖宇在濛江县被日军包围,只剩他一个人了,身上中了好几枪还在还击。
日本人抓到他的尸体,剖开肚子一看,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全是草根、树皮和棉絮。
连日本军官都说,中国有这样的人,打不败。
赵一曼在东北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个四川女子在珠河县领着游击队,跟日本人打了好几年。
1935年秋天她负伤被俘,日本宪兵队想从她嘴里撬出情报,老虎凳、辣椒水、电刑,什么招都用上了。
赵一曼咬着牙一个字都不说,日本人折磨得实在没办法,只好把她送到医院养伤,想等她身体好点再审。
结果赵一曼在医院里策反了看守,逃了出去。

日本人气疯了,到处搜捕,最后还是把她抓回来了。
1936年8月,赵一曼被押赴刑场,临死前给儿子写了封信,说"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她那年才31岁。
这些人在东北拼命的时候,蒋介石在干什么?他的心思全在"剿共"上。
1930年到1934年,国民党军队对江西的红色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围剿,调动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最后一次动用了上百万军队。
外敌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还要先把共产党灭了才肯抗日,这账怎么算都说不过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国共两党表面上搞了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一起对付日本人。

可这合作从一开始就不牢靠,蒋介石心里打的小算盘谁都看得出来——让共产党的部队去前线拼命,他的中央军尽量保存实力。
八路军被分配到华北敌后战场,名义上只有四万五千人的编制,武器装备也差。
彭德怀带着这点家底,在山西、河北、河南的敌后打游击。
1940年8月,彭德怀组织了百团大战,一百多个团的兵力同时出击,破坏日军的交通线,袭击据点和矿山。
这一仗打了三个多月,毙伤日伪军四万多人,破坏铁路九百多公里、公路三千公里,炸毁桥梁、车站无数。
日本人被打疼了,华北的"囚笼政策"受到重创。
可国民党那边呢?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守着大后方,打仗的时候算计着保存实力。
正面战场确实打了几场大仗,像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国军也伤亡惨重。
可越到后来越消极,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五十多万国军被日军打得丢盔弃甲,几个月时间丢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更让人寒心的是,1938年蒋介石为了阻挡日军进攻,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的黄河大堤。
这一炸,黄河改道,豫皖苏三省四十多个县被淹,八九十万老百姓被淹死,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
打仗是要阻敌,可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老百姓的命就这么不值钱?
1941年1月,皖南发生了一件让人心寒的事。
新四军军部奉命北移,九千多人的队伍走到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八万多人的包围袭击。
新四军打了七天七夜,弹尽粮绝,大部分人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突围后被叛徒杀害。

这事发生的背景很微妙。
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日本人加紧对华北根据地的扫荡,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打得很艰苦。
国民党这时候不想着怎么配合抗日,反而挑起摩擦,在华中地区不断制造事端,限制共产党军队的发展。
蒋介石觉得共产党在敌后发展太快,威胁到他的统治,所以下了狠手。
皖南事变之后,国共关系降到冰点。
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揭露国民党的暴行。
全国舆论哗然,连国民党内部都有人看不下去。
可蒋介石不在乎,他就是要警告共产党——我可以容许你们抗日,但你们的地盘和势力必须在我的控制之内。
这件事把蒋介石的心思暴露得一清二楚。

他嘴上说抗日,实际上更怕共产党坐大。
日本人占了中国的地盘,抗战胜利后还能要回来,可共产党要是发展起来,那是要动摇他的统治根基的。
所以他才会说出"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这种话。
在他眼里,保住自己的权位,比民族存亡更重要。
抗战八年,前线打仗流血,后方的老百姓也没好日子过。
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得厉害,老百姓手里的钱不值钱,粮食、布匹什么都买不起。
官僚们趁机发国难财,囤积居奇,倒卖物资,搞得民不聊生。

重庆、成都那些大城市,街上饿死的人天天都有,没人管。
国民党的军队抓壮丁更是臭名昭著。
征兵不是去找青壮年,而是抓,绳子拴着一串一串往兵营里送。
路上死了一大半,到了部队又缺吃少穿,长官克扣军饷,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战斗力能强到哪去?豫湘桂战役时期,有的国军部队遇到日军就溃散,士兵们扔了枪就跑,不是他们不想打,实在是饿得走不动路,拿什么跟日本人拼?
共产党控制的根据地是另一番景象。
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让农民少交地租,地主也不能随便加租。
这样老百姓手里有了粮,日子能过下去,自然愿意支持抗日。
根据地还搞民主选举,农民自己选村长、乡长,有了话语权。
部队和老百姓的关系也不一样。

八路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东西要赔偿,借东西要还。
老百姓看在眼里,知道这支队伍是真心为他们好的。
打仗缺粮,老百姓主动送;部队转移,老百姓冒着危险掩护伤员。
这种鱼水关系,是国民党军队学不来的。
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打了十二万五千多次战斗,歼灭日伪军一百七十一万多人。
这些战果不是吹出来的,是一枪一弹打出来的。
敌后抗战那么艰苦,没有老百姓支持,共产党的军队根本撑不下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战胜利了。
可胜利果实怎么分,又成了新问题。
蒋介石急着接收沦陷区,派军队去占城市、抢地盘,对日本人倒是挺客气。

战犯该怎么处理?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在华北搞"三光政策"的日本将领,这些人手上沾满中国人的血。
可国民党政府的审判走过场,判得轻,关几年就放了,有的甚至无罪释放。
蒋介石还想利用日本军官帮他打内战,把一些投降的日军留下来当顾问,提供情报。
东北的日本开拓团,侵占了多少中国农民的土地,抗战胜利后这些土地该还给中国农民。
可国民党接收东北,很多官员把日本人的财产占为己有,老百姓什么都没得到。
官僚资本家和地主勾结,继续盘剥农民,东北的老百姓盼着翻身,结果换了一批主子,日子还是苦。
共产党在解放区搞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农民分到了地,腰杆子硬了,生产积极性也起来了。
这一对比,谁真心为老百姓,谁只顾自己捞好处,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蒋介石手里有八百万军队,美式装备,飞机大炮样样齐全,占着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觉得胜券在握。
他给自己定了个时间表,三到六个月消灭共产党。
开始确实是国民党占优势,解放军节节后撤,放弃了不少城市。
可打着打着,形势就变了。

国民党的军队占了城市守不住,补给线拉得太长,到处都要驻兵,兵力分散。
解放军在农村有群众支持,打得灵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口一口吃掉国民党的有生力量。
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这话一点不假。
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打了两个多月,解放军投入六十万人,国民党军队有八十万。
可解放军后面有五百多万民工支前,推着小车送粮食、送弹药,抬担架运伤员。
老百姓为什么这么拼?因为共产党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翻了身,他们知道这是在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
国民党军队呢?士兵不知道为谁打仗,长官贪污腐败,军心涣散。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损失了一百五十多万精锐部队。
1949年4月,解放军渡过长江,国民党的统治彻底崩溃。

蒋介石到这时候还不明白,他输的不是军事,是民心。
老百姓要吃饱饭,要有地种,要活得有尊严,这些最基本的诉求,国民党满足不了,共产党能满足。
所以老百姓用脚投票,选择了共产党。
1949年12月,蒋介石坐飞机去了台湾。
国民党从大陆带走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带走了国库里的黄金,带走了几十万军队和官员,可带不走大陆的民心。
在台湾,蒋介石搞"白色恐怖",抓共产党、抓异议分子,想把台湾变成"反攻大陆"的基地。

可大陆政权越来越稳固,他的"反攻"成了白日梦。
晚年的蒋介石经常登上台北近郊的高山,向西北方向眺望,那是大陆的方向。
他到死都不承认自己输了,不承认是自己背离了民心。
蒋介石那句"亡于日本,能为亡国奴;亡于共党,为奴亦不能"的话,其实暴露了他的阶级立场。
在他看来,日本人占领中国,国民党还可能保住地主、官僚、买办阶级的利益,这些人还能继续当人上人。
可共产党要搞土地改革,要推翻旧的阶级秩序,那他和他代表的那个阶层就彻底完了。
所以他宁可当亡国奴,也不能让共产党得天下。
可他忘了,亡国奴不是那么好当的。
日本人在占领区搞殖民统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连条狗都不如。
蒋介石大概觉得自己可以跟日本人合作,保住自己的地位,至于普通老百姓过什么日子,那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这种想法,跟汪精卫当汉奸有什么本质区别?

历史已经做出了判决。
蒋介石输掉了大陆,不是输给了共产党的枪炮,是输给了人心向背。
他到死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蒋介石那句话说到底,就是把自己的统治利益看得比国家民族还重要。
日本人侵略中国,他能忍;共产党要改变旧制度,他忍不了。
八年抗战,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谁真正在流血牺牲,谁在保存实力算计政治账,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

三年内战,几百万农民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选择。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也不会原谅那些把个人权力看得比民族大义更重的人。
信息来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档案资料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华民国史》,李新主编,中华书局
《杨靖宇传》,辽宁人民出版社
《赵一曼烈士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解放战争》,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