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区遭总部“技术封锁”,权限已被掐断,停发中国员工报酬

文 |林时砚

编辑 | 林时砚

一纸冻结令:六年心血碎成 “股权废纸”

330亿真金白银砸进去,从2018年启动收购到实现百分百控股,闻泰泰科技为了安世半导体,几乎押上了半条身家。

谁能料到,最初的期待、付出与憧憬,到最后竟换来一场明目张胆、堂而皇之的“合法抢劫”,这家百分百中资控股的半导体企业,突然被荷兰政府架上了 “砧板”,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创始人张学正那天去公司,连董事会的门都没来得及进,就被保安拦在了外面。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已经被踢出了董事会,手里的股份被硬生生塞进第三方托管人的口袋。

中国资本手里就剩点分红权,公司未来怎么发展、订单怎么接、技术怎么迭代,连插嘴的资格都没有。

消息一炸出来,A股市场先慌了神,闻泰科技股价连着两天跌停,屏幕上的绿色数字跳得人心慌,百亿市值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半天就流走了。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看不过去,赶紧发声明撑场面,说要维护中企合法权益,可声明到了荷兰法院门口,连个回响都没有。

维权?光是跨国诉讼的流程,就能耗掉好几年,这条路肉眼可见的难走。

时间线拉出来一看,满是算计的痕迹,根本不是什么 “临时决定”。

9月29日,欧盟27国刚在布鲁塞尔签完半导体联盟宣言,一群人围着桌子喊口号,说要砸钱搞欧洲自己的芯片产业,摆脱对外部的依赖。

结果第二天,荷兰经济部的冻结令就像早就打印好的一样,飞到了安世半导体的总部。

冻结令上写得清清楚楚,全球30家分支机构的资产全被锁死,银行账户不能动,生产线的设备不能转,期限整整一年。

安世在德国、法国的分公司,当天就有荷兰官员上门贴封条,员工连电脑里的文件都不能拷贝,场面像极了电影里的查封镜头。

10月1日的那番操作,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安世的三个外籍高管,平时跟张学正称兄道弟,突然集体翻脸,去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提交了对公司的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说要 “调查公司潜在风险”。

法院连证据都没要,当场拍板同意,立马下了文件停了张学正的职,还塞进来一个叫范德森的外籍董事,这人手里握着 “一票否决权”,公司任何决策他不同意就不算数。

一套组合拳下来,市值数百亿的中国公司,就这么被人换了主人。


员工们在内部群里炸开了锅,有人担心饭碗不保,有人想不通为什么好好的企业会被这么对待。

这哪是什么商业纠纷,分明是早就写好的剧本,就等中国企业把家当投进来,再一把抢过去。

背后的美国影子:围堵芯片的老套路

荷兰人敢这么硬气,腰杆是美国人给的,这事早有苗头,圈子里的人其实都有预感。

今年6月,就有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美国商务部私下给荷兰政府递了话,要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规则,还专门提到了 “实体清单企业的子公司”。

新规矩狠到什么程度?以前只要母公司不在清单上,子公司还能正常做生意,现在倒好,只要实体清单上的企业持股超50%,连子公司的技术、设备、订单都得被管起来。

闻泰科技去年就因为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被美国列进了这个清单,安世作为它的全资子公司,自然成了重点 “关照” 的目标。

9 月底美国新规一落地,荷兰就像接到了 “起跑令”,这种 “无缝衔接” 的配合,让人想起 2022 年的另一件事,当时美国要求荷兰 ASML 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口先进的 EUV 光刻机。

ASML 一开始还说 “会影响企业利益”,结果没过多久,就悄悄把设备出口许可停了,连已经签好的合同都给撕了。

安世半导体究竟是何处触碰到了他们的忌讳呢?是发展势头过于迅猛,还是技术优势令人忌惮?

自中资接手以来,在荷兰这片土地上持续耕耘,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积极作为,为荷兰的发展增添助力,贡献颇丰。

为了扩产能,在荷兰埃因霍温建了新工厂,招了上千名当地员工;为了减轻公司负担,提前 5 年还了银行贷款,少付了好几千万利息;

在技术和市场上,安世更是争气,全球半导体封测企业排名,从中资接手时的第 11 位,一路冲到了第3位。

去年一年,公司赚了23亿净利润,是闻泰科技最能赚钱的板块,今年一季度,闻泰科技干脆把手机ODM业务卖给了立讯精密,拿到钱就全投进安世,一门心思要在半导体领域扎深根。

结果呢?股权交割刚完成没几天,荷兰的刀子就亮了出来,他们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声称是为“保障欧洲汽车与消费电子芯片供应”,实则是忧心于“紧急情况下遭遇芯片断供”之困境,从而未雨绸缪。

可稍微了解行业的人都知道,安世这些年在欧洲从没有断过供,就算2021年全球芯片荒的时候,也优先保证了宝马、大众的芯片需求,这借口骗得了谁?

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芯片产业起来,从光刻机到光刻胶,从设计软件EDA到制造设备,美国牵头的围堵从来没停过。

2023年,美国别有用心地组建“芯片四方联盟”,拉拢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妄图构建围堵之势,共同对中国实施芯片出口限制。

现在又让荷兰出手抢公司,安世只是他们下的又一步棋,目的就是把中国芯片产业锁在 “低端”,永远没法跟他们竞争。

反制与警醒:资产安全容不得 “纸上承诺”

荷兰这一手,很多在海外有投资的中国企业都后背发凉。

早在2023年便有先例,一家中国新能源企业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无端遭到德国经济部以“国家安全审查”之名横加干涉,被突然叫停运营,发展之路被迫中断。

海关把原材料扣了,工人没法开工,查来查去查了大半年,也没查出什么 “安全问题”,最后也没给个说法,只是让企业 “加强内部审查”。

这种 “莫须有” 的打压,已经成了他们的惯用伎俩,好在中国没惯着他们,商务部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措施,直接发文禁止安氏半导体在华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

安世于广东东莞坐拥一座8万平方米的封装厂房,此厂房专司芯片的终道加工工序,欧洲诸多汽车厂商所需芯片,皆自此运往彼方。

若想获取芯片,需视中方态度,而定中方是否应允,反制举措是否放宽,皆为关键考量,一切绝非他人能肆意掌控,而由中方策略与立场主导。

10月18日,市场有消息称,安世半导体全体中国区昨日向中国客户发出通知书,称荷兰总部突然宣布将不再支付中国区员工的劳动报酬,并且公司系统权限也被全面中断。

对此,回应称:“今天早上的确中国团队的账号被封,具体原因不明,目前有部分恢复。考虑到紧急状态下欧洲可能会切断系统、切断资金,中国区不得不采取独立的自救行为,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的供应。”此外,就安世半导体不再支付中国员工劳动报酬的市场消息,闻泰科技目前未有直接回应。

这记反制打得漂亮,也打得解气,中国芯片产业从来不是吓大的,越打压越要往上冲,越围堵越要找出路。

美国和荷兰以为靠围堵就能拦住我们,其实他们错了,看似是阻碍,实则是助力,勇敢踏过这方“顽石”,前方将是更为高远的发展台阶。

就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没有外援,照样造出了原子弹、氢弹,现在我们有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更完善的产业链,没理由搞不定芯片。

属于中国芯片的春天,绝不会被这些小伎俩挡住,反而会因为这些挑战,来得更扎实、更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中国   报酬   总部   权限   员工   技术   荷兰   芯片   半导体   美国   公司   反制   企业   子公司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