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坚挺与市场对中美即将举行的高级别会谈保持观望的背景下,国际铜价出现小幅回调。数据显示,截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周四09:50,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准铜价下跌0.8%,报每吨9,345美元。
本周以来,美元指数上涨0.2%,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其他货币的持有者而言变得更为昂贵,从而削弱了包括铜在内的大宗商品的吸引力。交易员普遍认为,铜价下行主要是由于短期获利了结以及美元小幅回升所致。
SP Angel分析师约翰·迈耶指出:“市场目前在观望状态,不太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举建仓。”
市场目光已逐渐转向本周末中美即将在瑞士举行的高级别会谈。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及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将会晤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预计将就宏观经济及关税政策进行磋商。
另有消息称,美国与英国即将宣布一项关于降低部分商品关税的协议,进一步提振了全球市场对贸易前景的信心。若谈判成果积极,或将为金属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尽管短期市场情绪波动,但铜市的基本面依然稳固,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衡量中国进口活跃度的洋山铜溢价(SMM-CUYP-CN)目前已升至每吨100美元,创下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也持续下降,反映出国内现货供应趋紧的局面。
Marex高级基本金属策略师阿拉斯泰尔·芒罗指出:“尽管华尔街整体对宏观前景持悲观看法,但从中国铜需求来看,基本面依旧健康。”
当前,全球铜市场呈现出“美强中紧”的局面。COME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铜库存已攀升至2018年底以来的高位,而亚洲和欧洲市场的现货供应却愈发紧张。尤其是在中国,废铜供应短缺问题仍未缓解,进一步推高了原生铜的需求。
芒罗表示,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已将大量金属资金吸引至CME,这加剧了世界其他地区的供应紧张态势。
在此背景下,国际投行高盛宣布上调铜价季度预测。该机构认为,贸易紧张局势逐步缓解,加之中国对铜的稳定需求,铜价中长期仍具上涨空间。
综合来看,美元短期走强对铜价形成一定压力,但基本面并未明显恶化,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其稳定的需求和库存下降趋势,为铜价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中美会谈即将展开,贸易政策与市场预期的变化,将成为影响铜价走向的关键变量。
更新时间:2025-05-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