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些小忙,但看到市场波动比较大,还是写一篇,供大家参考。
在聊市场前,不妨聊个更重要的,半年报。
截至上周五,A股上市公司完成了半年报的披露,各家券商的研报也纷纷周末加班加点的发了出来。老南昨晚也在“16号内参”分析了下。
值得关注的两点,一是整体看,明显还是筑底过程中:
营收和利润,都还趴着。
二是细节看,你会发现A股今年的上涨,虽然部分有泡沫,但完全和业绩对得上。
这波反弹最凶的TMT,恰恰是盈利增长最强的;而今年跌幅较大的行业,典型如煤炭,盈利也是下滑非常明显的:
所以,年初至今的行情,固然有流动性过剩的助推,但的确也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虽然期间产生了些泡沫。
我用wind把所有A股拉了个今年涨幅数据,均值32%,中位数19%,两个数值差距不小,说明今年市场分化不小,结构化特征明显。
数据来源:wind
这个涨幅也和当前的基本面数据,是对的上的,并非普涨,而是政策+基本面+流动性共振下的结构型行情。
今天的盘面明显有了分化的迹象,其实从上周开始就以及能感受到,小票在走弱,大票更强:
A股经常走出这种风格型的上涨,然后到极致的时候,风格切换。
如我们周末的文章,有朋友看到后私信我:
今天发现家里这里楼道的电梯广告,已经开始基金公司狂推自己的基金了,猛晒业绩 半导体 创业板 机器人。
你看,和20年下半年,满大街的基金推荐,都是医药、消费、中概互联,是不是一样的感觉?
也因此,如我们之前经常说的,你自己要区分看,当下赚的是业绩的钱,还是泡沫的钱,如果是前者,要敢拿,别怕波动,如果是后者,那就别扯什么价值,发现不对了,赶紧跑。
今天有个客人,拿了一只基金来咨询我,今年翻番了,100%多了。
我一看基金经理,果不其然,才做基金经理2年,重仓TMT,而且都是这波冲的最凶的票,赌性十足。
你很少见到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如此高仓位单飚某个细分行业,自然业绩被年轻人碾压。
但如同一句谚语:华尔街只有老的和猛的。一般这么猛的,都很难持久,风格轮转后,大概率会吐回去,不信看看上一轮的所谓明星,后来是如何跌的。
因此这种管理人,要慢慢分批止盈了,尤其是净值曲线明显掉头后,要走的坚决些。
昨天刷了下各家券商的研报,看到有一句些的比较好:
9月业绩为锚,10月政策为帆。
前者对应半年报的数据,市场会有定价,后者对应我们反复提到的十五五。
今天又听到一个业内的朋友,说了句:
今年赚趋势钱的阶段过去了,下面是赚波动的钱的时候了。
这两句话也送给大家斟酌参考。
-END-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