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正式确立 六大新经济增长点 正在催生万亿级财富新浪潮!

2025年10月2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顶层设计文件的落地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定了清晰路径。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十五五规划建议特别强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明确提到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领域不仅契合国家战略方向,更有望催生万亿级市场,为投资者带来新的重大投资机遇。

从规划核心内容来看,此次重点布局的新经济增长点并非零散选择,而是围绕 “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形成的系统性布局,涵盖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革命、人机交互、智能基础设施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产业普遍具备技术壁垒高、成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的特征,当前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均已展现出明确的产业化信号,预计未来 10 年内,仅国内市场规模合计将突破数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集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新引擎。

1、量子科技

量子科技是此次规划中技术战略意义最突出的领域之一,作为算力革命与信息安全的双引擎,其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赛道。

目前全球量子信息产业正加速突破产业化临界点,麦肯锡估计,全球量子技术领域市场规模到2040年将达到1980亿美元,并主要由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产业推动。。国内,年初在赛迪顾问举办的“2025年IT趋势”发布会上,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副总经理于凯迪表示,2025年,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规模持续迅速上升,预计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市场规模将达到115.6亿元。

2、生物制造

生物制造通过生命科学技术重构传统产业逻辑,是连接医药健康与绿色制造的关键领域,覆盖生物医药、工业生物制造、农业生物制造三大方向。

全球生物制造产业保持11%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3800亿美元,中国增速接近15%。其中制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全球制药生物制造市场规模已达5185.6 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9521.8亿美元,国内创新药企在抗体药、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突破,以及传统化工企业向生物基材料转型,将共同推动这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3、氢能与聚变能

氢能与聚变能构成能源革命的 “双轨支撑”,分别应对中短期深度脱碳与长期终极能源需求,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

氢能方面,“十五五” 期间中国绿氢年需求预计达240万至430万吨,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已占全球 51%,70MPa IV型储氢瓶国产化率提升、液氢储运专线投运等技术突破带动成本下降,叠加重卡、化工等应用场景落地,正推动氢能从示范走向规模化;聚变能虽商业化周期较长,但全球累计投资超100亿美元,中国在托卡马克装置研发上持续突破,明确2035年建成工程实验堆、2045年建成商用示范堆的时间表,为长远能源转型打下基础。

4、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作为人机融合的前沿方向,已从科研层面上升至国家战略,通过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通信,在医疗、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开辟新空间。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据麦肯锡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进一步增至1450亿美元。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市场2030年预计150亿美元,2040年850亿美元;情绪评估与干预类医疗消费市场2030年预计250亿美元,2040年600亿美元。当前国内在非侵入式设备、脑电信号算法等方面已有进展,信通院推动的核心部件国产化,将进一步加速产业落地进程。

5、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代表AI落地物理世界的载体,通过 “感知-认知-行动” 闭环让AI走进现实场景,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

资本市场已率先布局,2025年上半年融资事件达144 次,总金额超 195亿元,资本关注度持续升温;地方政策强力助推,如成都提出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的目标,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6、第六代移动通信(6G)

6G是万物智联的基础设施,以 “全域覆盖、通感一体、内生智能” 为核心特征,2040年将催生千亿级终端连接数和万亿级GB月均流量的万亿级生态。

中国在6G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2020-2024 年6月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发明申请占比高达89.9%,2025年已进入标准化元年,为后续应用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具体来看,这些新经济增长点的价值释放离不开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双向推动。比如量子计算的超导与光量子路线竞争决定算力突破节奏,生物制造的合成生物学平台建设加速产业替代进程,氢能的电解槽核心部件国产化降低规模化门槛,脑机接口的医疗康复场景验证打开商业化空间,具身智能的多模态大模型研发提升交互精度,6G的太赫兹通信技术攻关破解传输瓶颈,每个环节的突破都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而政策层面的专项基金、地方扶持也为这些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投资策略角度,对这些新经济增长点的布局需结合产业成熟度梯次推进,同时紧扣“政策导向、技术突破、场景落地” 三大核心逻辑:

1、短期(1-3 年)可聚焦生物制造(医药)、量子通信、氢能等已进入产业化初期的领域,优先选择营收增速稳定、产能利用率高的企业;

2、中期(3-5 年)可关注脑机接口(医疗)、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拐点临近的赛道,重点跟踪技术成熟度与试点场景数量;

3、长期(5-10 年)可战略布局聚变能、6G 等长远领域,采用定投式策略应对周期波动,同时需警惕技术路线迭代、估值透支等潜在风险。

总体而言,十五五规划建议落地带来的新经济增长点,不仅是未来五年经济转型的核心方向,更是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价值洼地,历史指数走势已印证规划对市场的积极影响,而这些前沿产业的持续突破将进一步强化这种正向反馈。对于投资者来说,需在把握产业趋势的同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深入研究企业基本面与技术实力,避免盲目追逐概念,才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把握真正的投资机遇,共享创新驱动发展的红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财经   大新   增长点   正式   财富   经济   量子   领域   美元   产业   生物   布局   聚变   技术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