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连续两年登上房产20强的泰禾集团,如今竟然会“暴雷”。
公司总负债达到1881亿,其资产相继被查封冻结,没有钱还债,泰禾集团只能选择退市。
然而,看到董事长黄其森被留置,才明白,泰禾集团暴雷并不是没有原因。
从一个龙头公司到陨落,泰禾集团究竟做了什么?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8月22日这天,泰禾集团的一纸公告让整个房地产圈和资本市场都炸了锅。
公告里写得清清楚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已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依法实施留置。
这消息刚一落地,市场里的恐慌情绪就像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
有人急着询问持仓股票的后续处理,有人翻出之前公司的债务公告感叹“早有预兆”,还有曾买过泰禾楼盘的业主担忧“烂尾楼的问题更难解决了”。
熟悉泰禾的人都清楚,这早已不是黄其森第一次卷入风波之中。
2022年,他就曾被协助调查长达8个月,如今再次被留置,让本就风雨飘摇的泰禾更显岌岌可危。
不少业内人士直言,作为公司的核心人物,黄其森被留置后,泰禾原本就艰难的债务谈判、资产处置工作,恐怕会彻底陷入停滞。
确实,泰禾集团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资产问题,公司存在资产被冻结、查封的情况,这对其日常运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总资产为1647.39亿元,然而总负债却高达1881.91亿元,负债比资产多出200亿元,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
为了填补债务窟窿,泰禾集团只能咬牙变卖家底。
泰禾旗下上海“泰禾大厦”先以6.6亿元半价拍卖,随后,其北京“中国院子”项目的51套豪宅也进入处置阶段。
不仅如此,公司多个子公司也启动了破产清算程序。
到2024年底,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213亿元,种种迹象表明,泰禾集团已经深陷绝境,难以自拔。
泰禾集团走到今天这一步,与它此前疯狂的扩张策略密切相关。
2013到2017这五年,泰禾的销售额从百亿级别一路猛冲到千亿,变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黑马。
到了2017年底,董事长黄其森更是放出了“冲刺2000亿销售额”的狠话。
为了实现这个高目标,泰禾彻底开启了“拿地囤地模式”。
光是2016到2017这两年,它布局的城市超过了20个。
然而,这种迅猛的扩张是建立在高负债、高杠杆的基础之上的,泰禾的每一步扩张都在加重债务负担。
从公开可查的信息来看,到2017年底的时候,泰禾集团的净负债率已经飙到了473.4%。
2020 年,泰禾为了填补资金缺口,靠着开发贷、信托融资这些渠道拼命“借钱扩张”,最后形成的杠杆率达到了 1:5。
相当于自己每有1块钱,就借了5块钱来用。
如此高的杠杆,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果然,后来“三道红线”政策一出来,直接把高负债房企的融资路给堵了。
泰禾想再借钱,成本一下子涨到了15%以上,公开市场上根本借不到钱了。
银行也收紧了贷款,房子卖出去的钱回得慢,手里压了一堆没卖出去的房,泰禾的钱慢慢就转不动了,最后彻底断了。
此外,泰禾集团在非主业投资上的失败,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困境。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泰禾曾涉足证券、保险等领域,试图通过股票投资减压。
但结果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有部分投资出现亏损,还拖慢了主业资金周转,陷入了“主业不稳,副业拖累”的死循环。
回看泰禾的发展历程,从早期聚焦区域到后来盲目扩张,其实它并非一开始就陷入混乱,早年也曾凭借明确的定位稳步上升。
1996年,黄其森创立了泰禾集团,成立之初,泰禾的发展重心位于福建,其中福州是其重仓区域。
作为闽系房企的代表之一,泰禾在区域内逐渐崭露头角。
2002年,泰禾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 —— 进军北京豪宅市场。
在北京,泰禾打造庭院建筑,专注高端产品。
其打造的泰禾红御等项目,凭借独特的设计和高品质,成为北京当时最贵住宅之一。
从那以后,泰禾的“中国院子”不再局限于北京,而是一步步推向全国市场。
凭借独特的中式豪宅设计圈粉无数,公司规模也跟着一路扩大,黄其森也因此多了个响亮的头衔,被业内称作“第二代豪宅教父”。
2010年,泰禾成功登陆A股市场。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泰禾在产品上不断创新,院子系、大院系、府系等热点IP一路高歌猛进。
从2013年到2017年,泰禾实现了销售额百亿到千亿的突破。
2017 年、2018 年销售额分别达 1000 亿与 1300 亿,连续两年位居中国房企 20 强,成为房地产行业内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
彼时的泰禾,靠着“院子系”豪宅打响名号,董事长黄其森更是以200亿身家跻身福建地产首富,风头无两。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这家风光无限的巨头就因债务暴雷、资产查封一步步走向退市,连核心掌舵人都身陷囹圄。
泰禾集团的兴衰,给整个房地产行业敲响了警钟。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要合理控制负债和杠杆,注重风险防范。
要是想搞多元化发展,得先把主业的根基扎稳,再去拓展其他领域才靠谱,千万别因为盲目跟风搞副业,反而让主业被拖了后腿、陷入困境。
而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现在政策调控不断收紧、市场行情也一直在变,那种靠“高杠杆冲规模”的野蛮生长时代早就过去了。
与其追求短期的快速扩张,不如沉下心回归理性,一步一个脚印地稳健经营,这才是能让企业走得远、走得稳的长久路子。
虽然泰禾集团已经倒下,但希望它的教训能够被行业铭记,让其他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少走弯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化调整、完善各项规范,这个曾历经起伏的市场,会慢慢告别过去的粗放与动荡,逐步迈入健康运行、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大河财立方——2025-08-22——《泰禾集团收千万级罚单!黄其森等8名董监高同时受罚》
2.金融界——2025-08-25——《泰禾集团“豪宅教父”黄其森被留置!退市两年仍收1740万天价罚单》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