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火
2016年9月30日,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常熟银行”;代码“601128”)在上交所主板鸣锣上市,成为全国首批登陆A股的农村金融机构之一。
到2025年,常熟银行迎来上市后的第九个年头,这些年他们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不仅成为国内最优秀的农商行之一,而且也成为当地服务小微农户的核心力量。
上市九年来,常熟银行总资产、存贷款、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均是上市前的3倍以上,旗下村镇银行总存款更是9年前的10.5倍。
其打造的“常银微金”模式不断迭代创新,成为国内农村金融一面不褪色的旗帜。
核心指标9年3倍
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投资者的最大反馈。以2016年6月末与2025年6月末数据对比,常熟银行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实现倍数级增长,展现出强劲的成长能力。
先看资产规模:该行总资产从1224亿元增至4012亿元,9年增长近2.3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4.10%,资产实力跨越式提升。
再看存贷业务:该行总存款从879亿元增至3108亿元,9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15.06%,资金来源根基持续夯实;该行总贷款从624亿元增至2515亿元,9年增3倍,年复合增长率16.75%,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后看盈利水平:该行营收从21.03亿元增至60.62亿元,是9年前的2.9倍,年复合增长率12.48%;归母净利润从5.28亿元增至19.69亿元,是上市前的3.7倍,年复合增长率15.75%,盈利能力稳步提高。
对于业绩驱动因素,常熟银行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营收利润增长得益于多方协同。一是“两大财富”筑基,450万财富客户与57万信贷客户构成优质客户群,7400余名员工及核心中层形成人才优势;二是结构优化提效,存款端三年期以上定存占比下降、活期存款增长推动付息率降低,信贷端加大公司业务投入并携手小微共克时艰;三则是多点发力增效,通过四大板块条线构建11个利润中心与24个增长中心,形成多元效益增长格局;最后还有风控筑牢底线,全流程风控下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489.53%,风险抵御能力居上市银行前列。
对于未来业绩展望,常熟银行指出,将以“马拉松式”稳健,“沉下去、走出去”深耕市场,扩客群、优结构,实现资产质量、风控、效益、规模良性共赢。
“常银微金”模式护城河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中小银行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大行下沉、利差收窄、风险上升、监管趋严,无不考验着中小银行的生存能力。
目前江苏省已有9家上市银行,特别是苏南各地金融机构扎堆云集,这是一块富矿,也是一片红海,常熟银行面对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但是这么多年,常熟银行依然能够活得很好,正是因为他们坚守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正如古语所言,“大舍大得,不舍不得”。中小银行唯有舍弃对大而全的追求,专注于做难而正确的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常熟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两小”的市场定位,以“常银微金”破解小微融资难题,形成“IPC技术+信贷工厂+移动平台”模式,打造“星火燎原”的普惠网络。
先看战略布局:该行形成“立足常熟、辐射江苏、布局全国”发展格局。在常熟,109个服务网点连接出“5分钟”金融便民服务圈;在江苏,7家分行、33家异地支行联结起省会南京及其他十个地级市的民营经济产业链;在全国,31家兴福村镇银行编织起覆盖六省、百县、千镇、万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网。
再看护城河:小微之难不在技术,而在于管理机制与体系建设,后者本质是理念与文化,难以复制,但这正是常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对于常熟银行来说,还有一个大动作就是收购多家村镇银行,成为江苏“村改支”的排头兵。据了解,常熟银行从年初至今已宣布拟将7家村镇银行转为支行管理,截至目前已有3家开业运营。
截至目前,常熟银行也是长三角区域“村改支”规模最大的银行机构,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能力?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庞大的异地分支机构和村镇银行的管理经验。
在今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常熟银行董事长薛文表示,“村改支”项目均采用市场化方式定价,翻牌后复制“常银微金”模式,目前所有的“村改支”项目均运行良好。
事实上,上市九年来,常熟银行旗下村镇银行存贷款规模成倍增长,成为该行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资产规模看,村镇银行总贷款从51亿元增至434亿元,是9年前的8.6倍,年复合增长率26.98%;总存款从54亿元增至560亿元,是上市前的10.5倍,年复合增长率29.80%;
从经营效益看,村镇银行营收从1.95亿元增至14.41亿元,9年增6.4倍,年复合增长率24.89%;归母净利润从0.42亿元增至3.62亿元,9年增长7.6倍,年复合增长率27.05%。
“多做难而正确的事,少做天上掉馅饼的事。”常熟银行行长包剑在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该行坚持“六多六少”:多做个人少做企业,多做经营少做消费,多做信用少做抵押,多做农村少做城区,多做小金额少做大金额。
9年贷款结构数据的变化,充分印证了包行长“亲小微、贴民生”的说法。
该行总贷款占总资产之比从51%升至62.68%,9年提升11.68个百分点;个人经营贷款占总贷款之比从20.52%升至37.56%,9年提升17.04个百分点;1000万及以下贷款占比从59.28%升至72.11%,9年提升12.83个百分点;信用类贷款占比从8.36%升至30.75%,9年提升22.39个百分点
规模越大、质量越优
常熟银行始终将资产质量视为生命线来守护,九年来规模越大、业绩越好,资产质量始终处于A股上市银行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该行不良贷款率从1.49%降至0.76%,下降0.73个百分点,9年降幅达49%;拨备覆盖率从215.71%升至489.53%,提升273.82个百分点,9年增幅达127%。
很多人觉得常熟银行小微业务规模这么大,为什么资产质量没有滑坡,还在持续向好?其实这就是常熟银行很难模仿的地方。
自成立以来,常熟银行就在微贷上倾注了大量精力资源,他们在2008年引入德国IPC微贷技术,单独成立了微贷专营机构,围绕小微客户经营特征与金融需求,打造出专业化、可复制的“微贷工厂”,形成了独具竞争力的“常农商微贷模式”。
10多年来历经多轮完整经济周期考验,常熟银行小微业务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不良贷款率长期稳定在1%以下,实现“量增、质优、效好”。
太平洋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常熟银行资产质量的优异表现,得益于普惠贷款“户均规模小、行业分布散、经营可跟踪” 的特征,叠加贷前精准画像、贷中动态监测与贷后数字化巡检形成的风险防控闭环,有效控制了尾部风险暴露。
对于2025年全年资产质量展望,常熟银行在机构调研中明确表示,将继续延续“低不良、高拨备”特征,风险指标保持基本稳定。
凭借稳健的业绩与过硬的资产质量,常熟银行的行业认可度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国内,该行连续七年蝉联中国银行业协会“陀螺”评价县域农商行第一名,连续六年获评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工作评价A级,成为行业公认的“县域标杆”。
在全球,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该行从2016年的第578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368位,9年提升210个位次,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九年分红超55亿元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重要途径,多次分红能够改善股东现金流状况,增强股东获得感,有利于提升上市银行估值。
上市九年来,常熟银行累计现金分红达55.60亿元,平均分红比例28.03%,为股东创造长期投资价值。
2023年、2024年,该行连续两年推出“现金分红+转股”分配方案,增厚股东权益;2025年,更是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每股派现0.15元,分红总额4.97亿元,进一步优化股东回报节奏。
关于未来现金分红规划,常熟银行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将稳步提升分红水平,同时构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回报机制。
深水财经社认为,九年栉风沐雨,九年砥砺前行。站在新起点,业绩优、风控强、回报实的常熟银行,未来必定可期。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