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
在一年四季中,白露是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虽然白日间仍有一丝热气,但一入夜,我们就能感受到丝丝凉意。此时,大自然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将越来越盛。
白露时节养生,三要勤、四要少
01
勤润燥
应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物,多吃滋润之品,比如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还可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
如果秋燥症状严重,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人参、西洋参、杏仁、川贝等有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调理。
推荐大枣百合汤,取大枣10枚、百合60克、冰糖适量,炖汤食用,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效。
对于干燥的北方城市来说,还可每天早晨用清水润润鼻腔,或于夜间在屋内放一盆水保持空气湿润,以达到滋润肺气的目的。
02
勤泡脚
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要注意为过冬做好身体的储备。
可以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以补养肾气。水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以40摄氏度为宜,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温度。泡脚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30分钟。
03
勤通风
秋日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可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
应到空气流通的场所锻炼和娱乐,尽量不要在马路边、地下室下棋、打牌,那里的空气污染较严重,对呼吸道、肺部极为有害。
在大风、阴霾天等空气污浊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减少刺激,即便要出门也应戴上口罩。
04
少露身
民间素有“白露身不露”的说法,“身不露”主要涵盖的是身体的躯干部分,从白露起,尤其女性,就要注意“三不露”了。
一不露腰。腰部为肾之腑,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腰部受凉易伤肾。且腰部有带脉区,带脉与女性妇科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女性的腰部保暖不可忽视。
二不露背。背部为“阳脉之海”督脉的所在处,受凉易伤阳气,做好背部的保暖工作,能让阳气生发,提高身体的防御能力。
三不露腹。位于腹部的肚脐乃养生要穴神阙穴的所在之处。此处皮肤薄弱,屏蔽功能较差,极易受凉,从而影响脾胃、肠道功能。尤其是生理期,更需注意腹部保暖。
05
少焦躁
入秋后,空气逐渐变得干燥,白露之后更甚,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很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此时一定要注意养心。
心情抑郁不畅可以按摩太冲穴缓解。太冲穴又称为撒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
06
少吃鲜
白露节气,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复发,对于那些体质容易过敏的人而言,在饮食上尽量少吃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07
少贪凉
由于气候转凉,此时不宜摄入过多寒凉食物,应适当多吃温性食物,如龙眼肉、白露米酒、乌鸡等。不可食用燥热之品,以免伤阴化火。
此时应撤下凉席,换一床薄厚适宜的被子,以免夜间受凉。肩颈上肢等肺经循行处的保暖尤为重要,可防止肺经直接感受风寒。
避免夜风或空调直吹颈肩,以防加重鼻炎、哮喘、肩周炎、颈椎病等病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